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948篇
  免费   22098篇
  国内免费   15909篇
耳鼻咽喉   1004篇
儿科学   3735篇
妇产科学   1951篇
基础医学   15520篇
口腔科学   2385篇
临床医学   42883篇
内科学   39352篇
皮肤病学   1900篇
神经病学   6129篇
特种医学   105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0篇
外科学   26462篇
综合类   99519篇
预防医学   22297篇
眼科学   1985篇
药学   53823篇
  497篇
中国医学   49233篇
肿瘤学   12486篇
  2024年   3510篇
  2023年   11431篇
  2022年   9375篇
  2021年   11315篇
  2020年   9957篇
  2019年   10728篇
  2018年   5814篇
  2017年   9645篇
  2016年   10337篇
  2015年   11724篇
  2014年   16962篇
  2013年   16969篇
  2012年   22407篇
  2011年   23865篇
  2010年   22269篇
  2009年   22093篇
  2008年   22542篇
  2007年   21916篇
  2006年   20566篇
  2005年   20317篇
  2004年   17220篇
  2003年   12834篇
  2002年   8377篇
  2001年   7752篇
  2000年   6695篇
  1999年   5652篇
  1998年   5068篇
  1997年   4611篇
  1996年   3756篇
  1995年   3049篇
  1994年   2808篇
  1993年   2306篇
  1992年   1908篇
  1991年   1680篇
  1990年   1277篇
  1989年   1190篇
  1988年   639篇
  1987年   480篇
  1986年   391篇
  1985年   227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991.
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苦参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取2005年1月与2007年1月间在本院门诊和住院的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将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心肺转流(CPB)中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只健康家猫随机均分为:单纯CPB组、缺血-再灌注组和IPC组。在猫CPB模型的基础上,测定猫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心肌组织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变化,观察术中心功能的变化。结果IPC组CPB中的血清LDH浓度、心肌MDA含量和心肌组织PLA2活性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心脏复跳后各心功能指标的恢复明显优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IPC可减轻CPB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损伤,有利于术后早期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3.
用红外光谱法对羟丙基-β-环糊精的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通过对质谱图解析,详细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中羟丙基的分布。此羟丙基-β-环糊精以C2位取代为主,计算得到其平均取代度为6.41。  相似文献   
994.
等待肝移植的晚期重症肝硬化患者常出现门肺分流、肺血管扩张以及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等肝-肺综合征的表现,使患者在术前肺功能就处于临界状态。在围肝移植术期,血管内容量的剧烈变化、输液液体类型选择不当、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等因素,均可加剧临界状态肺功能的损害,导致术中和术后潜在肺水肿、术后呼吸机的带机时间延长、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甚至患者死亡。因此,充分理解晚期肝硬化的病生理学特征,有助于围肝移植期患者的肺功能干预和保护,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95.
急性脑梗死患者 sICAM-1、IL-8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2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ICAM-1、IL-8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d后血清sICAM-1、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 发病14d后血清sICAM-1、IL-8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仍未恢复正常水平(P<0.05).结论 sICAM-1、IL-8参与了脑梗死发病过程,其动态监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96.
乙肝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盲目使用治肝药品。目前治疗乙肝的药品种类很多,如果医生简单凭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认为诊断是乙肝,就盲目使用治疗乙肝的药品,这样会造成因个体差异,使用药品不对症,而引起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997.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脏血运丰富、管道结构密布等特点限制了腹腔镜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目前,腹腔镜肝脏手术仍主要局限于肝活检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轻度肝外伤修补术及肝癌微波固化术等简单手术,而肝脏部分切除术则报道较少.本文报道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腹腔镜治疗肺癌肝脏多发转移瘤1例,婴儿左外叶肝血管瘤1例.  相似文献   
998.
腹腔镜肝切除30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病变位于肝脏外周部位(Ⅱ~Ⅵ段)的30例病人,肝细胞癌1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2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囊腺癌2例,肝血管瘤6例,肝腺瘤2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肝内胆管结石4例。采用全气腹下、手助下、辅助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结果30例腹腔镜下肝切除均获得成功,肝不规则切除18例,规则性肝叶(段)切除12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7min,平均出血量22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日为8d。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特别是应用手助或辅助肝切除,降低手术难度,有效控制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是值得选择的微创肝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999.
患者,女性,51岁;因患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于20年前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19年前因肝内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肝脓肿先后两次行胆道探查取石,脓肿引流手术。18年前再次因结石复发而行胆道探查取石,左肝外叶切除,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多年来仍反复发作右上腹胀痛伴发热、黄疸,曾以“返流性胆管瞥炎”多次住院。  相似文献   
1000.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4年间7例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体胖,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腹痛和呕吐,腹部体征相比较轻;有2例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腹部X线检查均提示肠梗阻;4例腹部CT检查,其中3例提示本病;6例术前腹腔穿刺出血性液体。7例患者均予以手术探查,分别切除长度不一的坏死小肠段。2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其中1例因严重营养不良,衰竭死亡。4例术后反复出现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髂静脉血栓,需出院后长期服用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钠。结论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无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治疗方面应强调及时地剖腹探查并配合使用全身性的抗凝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