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20篇
  免费   721篇
  国内免费   437篇
耳鼻咽喉   132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1919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2373篇
内科学   1152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8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2100篇
综合类   4436篇
预防医学   614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1598篇
  21篇
中国医学   1755篇
肿瘤学   257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667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808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898篇
  2007年   864篇
  2006年   858篇
  2005年   869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690篇
  2002年   615篇
  2001年   601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494篇
  1998年   455篇
  1997年   495篇
  1996年   502篇
  1995年   377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PV/SMV)时的根治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包括受侵PV/SMV在内的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的临床资料。16例均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9例行血管壁部分切除,5例行血管节段性切除及对端吻合,2例行受侵血管切除+自体静脉移植。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血管栓塞、肠坏死、肝衰竭等并发症。除1例并发多器官衰竭于术后2d死亡外,均康复出院。15例均随访。存活超过3年者3例,超过5年者1例,存活3~26个月4例。结论对单纯侵犯PV/SMV的胰头癌施行联合PV/SMV住内的胰头癌扩大根治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并发症及其产生原因。方法 对1996年10月至2003年12月共117例直肠癌患者术中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局部复发4例,发生率3.4 %;吻合口瘘12例,发生率14.5 %(12/83);排便功能障碍77例,发生率92.8 %(77/83);排尿功能障碍42例,发生率35.9 %;男性性功能障碍38例,发生率50.7 %(38/75)。结论 直肠癌术中全直肠系膜切除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但同时给患者带来的不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3.
肠粘连是导致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93.3%的患者有明确手术史。处理棘手,容易复发,特别是反复粘连者。预防和治疗肠粘连导致的肠梗阻,一直是外科医师关注的问题。1977年7月至2004年7月,我们应用经小肠系膜穿Foley管排列小肠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6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4.
肠系膜血管阻塞病发病隐匿,缺乏特性性阳体征,早期诊断困难,对其手术及非手术疗法的指征亦须讨论。我们对1995年10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8例肠系膜血管阻塞病进行了临床分类,现就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判定增龄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用PIM2-LDPI检测皮肤血流量。结果 老年组前额、左手指背、命门穴部位皮肤血流量分别为:(1.94±0.86)V,(1.92±0.52)V和(0.71±0.19)V,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是,老年男性在命门穴的皮肤血流量明显高于青年男性(P<0.05),老年女性前额的皮肤血流量明显降低(P<0.01)。男性比女性的皮肤血流量高。结论 皮肤血流量的差异无年龄相关性,男性组的皮肤血流量比女性组高。  相似文献   
96.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影像诊断和溶栓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报告肠系膜静脉血栓(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初步经验。资料与方法 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42岁。原发疾患分别是肾病综合征、肝细胞性肝癌、胰腺炎和剖宫术后。2例有腹部超声检查。4例均经肠系膜上动脉(SMA)插管造影诊断为MVT。随后留置导管,直接实施尿激酶灌注溶栓及抗凝。结果 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是:(1)SMA及其分支痉挛和显影时间延长。(2)肠系膜上静脉(SMV)延迟显影或几乎不显影。(3)SMV主干或较大分支内的充盈缺损。(4)肠壁增厚,肠腔内对比剂存留和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尿激酶(或组织溶栓剂)和肝素治疗后3~10天复查,上述征象消失,SMV显影时间正常,血流通畅。患者临床症状亦改善,免去了手术治疗。结论 选择性SMA造影为临床怀疑MVT时直接观察SMV血流状态的准确诊断手段,并可同时实施经SMA导管尿激酶灌注溶栓及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97.
妇友冲剂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腹痛喜暖,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失调,舌质淡边有齿印和淤点,我们用自行研制的妇友冲剂治疗该病,取得显著效果。为了探讨妇友冲剂对慢性盆腔炎微循环的影响,我们用江苏无锡医疗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G—Ⅱ型摄影微循环显微镜及电脑—电视测量系统软件联合检测31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变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均为我院盆腔炎专科门诊患者,共31例,平均年龄32.1±3,病程最短半年,最长7年。已婚  相似文献   
98.
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休克现多称为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的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良、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紊乱。临床特征包括: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呼吸急促或发绀、精神萎靡或烦躁  相似文献   
99.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农民,因右下唇角生1硬结,红肿热痛,体温38.7℃,进食障碍,就医于当地诊所。据其家属代述治疗用药是青霉素、红霉素、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复方氨基比林1支,肌肉注射。治疗次日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突发寒战,呼吸急促,体  相似文献   
100.
介入治疗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广泛血栓形成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广泛血栓形成是较少见疾病 ,可继发于腹腔感染、胰腺炎、肿瘤侵犯、门脉高压症、腹部外科术 (如脾切除、门 腔分流、肝移植术 )后、血液病等 ,急性病人可因侧支建立不良而发生肠梗死 ,未经及时治疗者死亡率高达 70 %。近年 ,欧美有些作者报道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获得优良效果 ,国内尚无类似报告。我们最近用介入治疗方法成功救治 1例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广泛血栓形成病人 ,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 :病人 ,女性 ,38岁 ,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2d入院。病人2周前因巨脾合并脾静脉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