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7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23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快速检测霍乱弧菌肠毒素(CT)的方法。用PCR法检测从水和水产品分离的8株O1群霍乱弧菌CT,结果均为阴性。CT的检测对了解水和水产品中分离株是否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有重要意义。O1群霍乱弧菌的霍乱肠毒素A亚单位(ctxA)基因引物也能扩增0139。  相似文献   
102.
①目的 探讨SEB对NK细胞杀瘤活性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补体裂解法分离富集NK细胞,分别用10^-9g/ml、10^-8g/ml、10^-7g/ml、10^-6g/ml浓度的SEB作用NK细胞,分别于12、24、36、48h后测定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③结果 SEB处理NK细胞12h后杀瘤活性增强,至24h杀瘤活性最佳;且在一定浓度范田内NK细胞的杀瘤活性随SEB浓度的升高而增强。④结论 超抗原SEB在体外能够增强NK细胞的杀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3.
腐败假单胞菌的病原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腐败假单胞菌的致病性 ,采用传统的小白鼠毒力试验、乳鼠灌胃和家兔肠结扎试验 ,发现该菌感染小白鼠后均在 5 6h内发病死亡 ,并有 16 .6 7%和 9.3%的菌株能分别产生LT和ST肠毒素。证实腐败假单胞菌对小白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其中有部分菌株能产生重要的致泻因子—LT和ST肠毒素。  相似文献   
104.
应用全自动荧光酶标仪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4~6月本区发生3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散发性的食物中毒。我们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mini VIDAS即全自动荧光酶标仪,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测定,结果均为强阳性反应,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检测项目 1.1 样品来源 3起食物中毒标本主要肛试23件,食品6件(蛋糕、熟食等),有区卫生监督所现场采集后送本实验室检测。 1.2 仪器与试剂 有法国梅里埃公司制造和生产的mini  相似文献   
105.
NKT细胞是一群表达NK1.1+TcRαβ+抗原的淋巴细胞亚群,最初是在那些NK1.1+的小鼠中发现,2000年被命名为第四类的淋巴细胞。小鼠的NKT细胞主要是CD4^+或者CD4~CD8^-细胞。大量的NKT细胞存在于肝脏,大约占T淋巴细胞的30%,外周血、脾脏中很少,只占2%前后。NKT细胞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效应功能和调节功能;它可以抑制Th1细胞的过激,控制IL-2,IFN-γ的产生和后期的细胞增殖,可以调节Th2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使T细胞分化朝Th2方向偏移;它也可以在Th1细胞抵抗感染和肿瘤时提供帮助以及可以阻止部分细胞的分化,控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NKT细胞的活化主要依靠类脂多肽类抗原如半乳糖神经酰胺(alpha-galactosylceramide,简称α-Galcer)和类似于MHCI类抗原的CDId递呈抗原。目前还无法证明其它脂类或糖脂类抗原能否激活NKT细胞,并使其发挥功能。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作为耐受原不仅能诱导淋巴细胞的耐受,在异基因骨髓移植、皮肤移植和角膜移植中都显示出明显抗排斥效应。在外周淋巴细胞移植中,用SEB可诱导带有供体淋巴细胞表面分子特征的微嵌合体形成;  相似文献   
106.
1994年8月美国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美陆军1993年度有关生物战防护中用于研究、发展、试验和评价的各种毒素(不包括肉毒毒素)。现将其名称、性质、毒性和研究单位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1起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污染饮水机引起的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13日,石家庄市元北路小学发生1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21名中毒者均经医院诊治,根据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污染饮水机引起的中毒。  相似文献   
108.
我们于1958年开始组织中西医力量,对腹泻的病因病理、辨证分型治疗及疗效机理进行了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兹综合二十二年来实践探讨如下。病因病理凡脾胃功能失调,以腹泻为主要症状而不夹脓血者,祖国医学称为泄泻。婴幼儿泄泻的病因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弱引起。小儿感受暑湿时邪,蕴郁肠胃,以致水湿滞留而为下利。乳食不节也可损伤脾胃而致泄泻。但外邪与伤食均属于外因,  相似文献   
109.
王建成  许淑珍 《胃肠病学》2007,12(3):153-155
背景:产肠毒素脆弱类杆菌(ETBF)能导致家畜、儿童和成人腹泻,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通过ETBF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调查不同人群粪便标本中ETBF的阳性率。方法:建立ETBFPCR检测,评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腹泻组的ETBF阳性率。结果:PCR的敏感性为1×104CFU/ml,常见肠道正常菌群和致病菌均为阴性。正常对照组(475例)和腹泻组(498例)的ETBF阳性率分别为3.6%和6.4%(P=0.042)。其中成人对照组和成人腹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3%和5.7%(P=0.047),儿童对照组和儿童腹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1%和7.3%(P=0.33)。结论:ETBFPCR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TBF可能为腹泻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