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02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348篇
耳鼻咽喉   194篇
儿科学   493篇
妇产科学   196篇
基础医学   605篇
口腔科学   346篇
临床医学   3877篇
内科学   1245篇
皮肤病学   656篇
神经病学   336篇
特种医学   1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4726篇
综合类   7813篇
预防医学   1802篇
眼科学   330篇
药学   3033篇
  33篇
中国医学   3197篇
肿瘤学   746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498篇
  2020年   499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694篇
  2014年   1246篇
  2013年   1301篇
  2012年   1727篇
  2011年   1878篇
  2010年   1777篇
  2009年   1787篇
  2008年   2243篇
  2007年   2011篇
  2006年   2021篇
  2005年   2157篇
  2004年   1482篇
  2003年   1398篇
  2002年   1052篇
  2001年   886篇
  2000年   668篇
  1999年   555篇
  1998年   494篇
  1997年   468篇
  1996年   398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宫角足月妊娠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宫角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常位置妊娠。因孕囊着床的宫角部内膜较正常子宫体部薄,受孕后蜕膜发育差,故患者多于孕12周内发生腹痛、阴道流血而流产。妊娠至足月者实属罕见。我院自1986年1月~2005年6月期间住院分娩产妇39520人次,剖宫产术中确诊宫角妊娠6例,发生率为1.52/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直肠腺瘤和其他疑似为良性的病变应用经肛门内镜切除术并未普及。该项研究旨在评估经肛门内镜切除术的效能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在1993-2004年之间3所斯德哥尔摩医院中经肛门内镜切除术的患,内容包括患自身及病变特性、并发症、随访时间和复发率。结果:180例中共131例行经肛门内镜切除术。160例经组织学诊断为腺瘤,12例为癌瘤,其余8例分别为增生、纤维化或正常黏膜。直肠腺瘤患中,77例仅行单次经肛门内镜切除术,16例因巨大腺瘤而多次行该手术,27例因复发而需另行经肛门内镜切除术或其他手术。中位复发时间为7个月,但未出现直肠癌。16例手术患出现并发症。2例患必须行Hartman手术,1例因肠穿孔,另1例因出血。手术期间无死亡。未复发的中位随访期为32个月(极差0—67)。[编按]  相似文献   
43.
痔疮、肛裂、肛门外伤、直肠肿瘤、麦氏手术后,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术后敷料不易固定,以往用简易丁字带、宽胶布或用绷带临时打个丁字带固定.胶布容易脱落;简易丁字带通过会阴部,会影响男性阴茎、阴囊的血液循环,又不方便患者小便,或患者小便时打开丁字带,使肛门敷料脱落,造成术口污染,影响术口愈合.为克服上述困难,我们研制出Y型固定字带,经临床实践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4.
清洁灌肠是医疗及护理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肛门括约肌张力松弛的患者对其灌肠时,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能抓紧肛管,灌洗液经肛门及肛管之间大量外溢,无法达到清洗灌肠的目的。也无法配合临床诊断及治疗(特别是需要泌尿系造影、钡剂灌肠造影及术后长期卧床而肛门括约肌又松弛的患者)。笔者改刷球囊导尿管替代肛管行清洁灌肠,经临床实践,达到清洁灌肠的目的,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5.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对对侧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对对侧肾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完全梗阻组(组1)、部分梗阻组(组2)和假手术组(组3),每组8只。组1、2分别行右侧输尿管完全、部分结扎,组3只显露而不结扎输尿管。术后4周处死,切除对侧肾。处死前尿路造影示组1、2兔均发生右侧肾积水。应用电子天平测定对侧肾实质重量,采用FITC-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对侧肾皮髓质细胞凋亡率。所有标本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周后,组1、2、3对侧肾实质重量分别为(3.96±0.20)、(3.47±0.19)、(3.20±0.21)g/kg体重,组1、2与组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肾皮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9±0.83)%、(2.17±0.79)%和(2.14±0.76)%,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肾髓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75±2.34)%、(11.82±1.40)%和(2.36±0.6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PJ梗阻4周后,组2对侧肾间质充血、轻度水肿,部分肾小管扩张,管腔内存在坏死脱落的物质;组1对侧肾改变更为明显。结论UPJ梗阻不仅引起对侧肾实质代偿性增生,同时还造成对侧肾损害。  相似文献   
46.
低位直肠癌以往采用Miles手术治疗以有多年历史,它具有手术易操作、根治彻底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对病人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的缺点。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该手术留下的腹部永久性人工肛门越来越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治疗。我院目前采用了结肠拖出环瓣式原位肛门成形术,共治疗13例病人,通过精心护理,疗效较好,现就其护理要点阐术如下:  相似文献   
47.
1方法将十二指肠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先使用OIYmpus普通ERCP管试插,成功后导入Willson—Cook公司长400cm,直径0.021cm,普通或超滑交换导丝,撤出ERCP管,沿导丝导入丹麦猪尾状引流管,撤出导丝,自引流管抽出胆汁后,撤出镜体,将引流管自鼻腔引出,牢固固定后接负压吸引。如ERCP管试插未成功,可使用Willson—Cook公司拉式或推式切开刀将乳头括约肌切开后再试插;亦可采用直插法,在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直接将引流管插入胆道。  相似文献   
48.
巨大型尖锐湿疣又称Buschke-Lowenstein巨型尖锐湿疣,是一种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尖锐湿疣,由许多生长迅速的尖锐湿疣聚合而成,因为经常发现有鳞癌合并发生,有人认为这实质上是一种疣状癌。由于它体型巨大,现有的各种局部处理方法,包括激光、冷冻、药物腐蚀等均无法将其去除,手术  相似文献   
49.
李强  张昱苹  谢东 《海南医学》2002,13(3):18-2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颞部疾病的检查价值。方法:对43例颞部疾病患者行常规CT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所获图像对比分析,并讨论HRCT的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结果:HRCT对病变的显示率及病变引起骨质破坏的程度,病变边缘,轮廓的显示均明显优于常规CT,尤其能清楚显示常规CT难以显示的中耳及内耳的细微结构,结论:高分辨率CT是颞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使用高分辨率CT对颞部疾病的检查给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50.
患女,25岁,腹泻、下腹坠痛、粘液血便一年、肿块脱出肛门半年。于1992年2月11日入院。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天2~5次,为不成形、带有血和粘液的稀便,有时为大量血便,伴有下腹坠胀和疼痛。曾接“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不佳,半年前.大便时发现有一肿块脱出肛门,约核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