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7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140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4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18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311篇
神经病学   198篇
特种医学   1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89篇
综合类   2357篇
预防医学   445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961篇
  10篇
中国医学   2780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484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遵循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除了对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等运动神经常规进行保留外,对司感觉的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的保护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切除ICBN可引起患侧臂腋部皮肤感觉异常,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自2004年6月以来,我科随机选择了部分乳腺癌患者在腋淋巴结清扫术的同时保留ICBN,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2.
隆乳术肋间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解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乳房局部手术提供乳房神经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具(30侧)成年女性标本胸部进行解剖,观测第2~6(T2~T6)肋间神经前支外侧皮支(LCAIN)及前皮支(ACAIN)分布情况。结果T2~T6穿出点至前正中线的距离逐渐增大,穿出点横径依次递减,穿出点至腋前线距离亦逐渐增大。T2~T6 ACAIN位置较为恒定,于前正中线2.5cm处,穿出点横径逐渐减小。且肋间神经前支呈节段性、重叠性分布于乳房区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结论采用阻滞ACAIN和LCAIN,完全可以满足隆乳术及乳房缩小术等乳房局部手术的镇痛要求。  相似文献   
93.
神经病理性疼痛老年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老年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方法老年雄性Wistar大鼠15只,随机均分为三组。模型组,结扎左侧L4/L5脊神经;D-2-氨基-5-磷酸戊酸(AP5)组,侧脑室输注AP5,余同模型组;假手术组,操作同模型组,但不结扎。观察大鼠行为变化,连续3周测定大鼠电痛阈值,1次/周;记录海马CA1区树突层兴奋性突触后膜电位(EPSP)、输入/输出曲线及LTP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AP5组大鼠术后行为异常,术后各时点电痛阈值低于术前值及假手术组相应时点值(P<0.05);三组基础EPSP幅值稳定,最大基础EPSP幅值的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LTP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结扎老年大鼠L4/L5脊神经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干扰海马CA1区突触及锥体细胞兴奋性,但可易化该区突触LTP。  相似文献   
94.
毫针结合蜂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1~2004年间采用毫针结合蜂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在25~45岁之间;病程在6个月至3年之间。全部病例均有不  相似文献   
95.
目的:介绍与验证一种反映腰椎间盘突出伴单侧坐骨神经痛的体征——模特征。方法:选取72例经腰椎MRI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L4,532例,L5/S1 40例)并伴单侧坐骨神经痛的患者,男49例,女23例,年龄32~68岁,平均50.7岁。每例患者人院当日由两位医师间隔2h分别检查,患者背对检查者,嘱其取最能缓解坐骨神经痛的站立姿势,若患者出现患侧屈髋屈膝、骨盆倾向患侧的姿势,记为“模特征阳性”,否则记为“模特征阴性”。同时行直腿抬高试验(SLR),阳性患者记录诱发下肢放射痛的最小角度。结果:70例患者两检查者结果完全相同,其中阳性60例,阴性10例,敏感性为85.7%;仅2例患者两检查者结果不一致,重复性97.2%。SLR均为阳性。结论:模特征是诊断伴单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简单、敏感的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78例被纳入的患者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消炎痛口服,治疗组采用丹参针穴注、局部梅花针叩击配合护理手段,疗程共4周。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更好的改善后遗神经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的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脊椎关节慢性侵蚀性疾病,常伴有全身各器官组织和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导致脊柱强直及驼背畸形等。由于病变早期主要症状为腰背痛和下腰胀痛,有些则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具有一定隐蔽性,往往误诊为一般腰腿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延误了病情,患者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有效时期。  相似文献   
98.
左美娟  张博 《现代保健》2010,(26):83-84
目的 比较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在乳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 选择行乳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采用0.5%罗哌卡因先行肋间神经阻滞再联合全麻.B组直接行全麻.两组术中通过BIS(脑电双频指数)、MAP、SpO2、HR的监测,比较各组手术中在同一条件下全麻药物的用量,术后行VAS评分.结果 两组在达到同样麻醉效果的情况下,所用全麻药用量存在差异(P〈0.05).两组的全麻恢复时间存在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VAS评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乳癌根治术更适合.  相似文献   
99.
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刺配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疗效颇佳,现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单神经病     
单神经病彭德潜单神经病(Mononeurepathy)是指单一神经的损害,其症状及体征均符合其神经分布。可分为单神经痛与单神经炎二种,单神经痛在神经传导及病理上无改变,但常是神经炎的早期表现。临床上应仔细检查神经通路上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如肌肉、筋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