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791篇
  免费   19781篇
  国内免费   10228篇
耳鼻咽喉   5871篇
儿科学   4950篇
妇产科学   3431篇
基础医学   11131篇
口腔科学   3181篇
临床医学   73370篇
内科学   41069篇
皮肤病学   6965篇
神经病学   12491篇
特种医学   154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8篇
外科学   30876篇
综合类   126885篇
预防医学   30836篇
眼科学   7105篇
药学   53583篇
  862篇
中国医学   45702篇
肿瘤学   7519篇
  2024年   2967篇
  2023年   11351篇
  2022年   9622篇
  2021年   12183篇
  2020年   11983篇
  2019年   11949篇
  2018年   5734篇
  2017年   9839篇
  2016年   11117篇
  2015年   12543篇
  2014年   22568篇
  2013年   21956篇
  2012年   27046篇
  2011年   29420篇
  2010年   27864篇
  2009年   26848篇
  2008年   29208篇
  2007年   27056篇
  2006年   24751篇
  2005年   25264篇
  2004年   20230篇
  2003年   19105篇
  2002年   15737篇
  2001年   13207篇
  2000年   9620篇
  1999年   7065篇
  1998年   6378篇
  1997年   5726篇
  1996年   5293篇
  1995年   4435篇
  1994年   3538篇
  1993年   2269篇
  1992年   1816篇
  1991年   1859篇
  1990年   1401篇
  1989年   1305篇
  1988年   433篇
  1987年   393篇
  1986年   291篇
  1985年   198篇
  1984年   88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分析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方法回顾分析于2019年5月就诊,并经采集外周血DNA进行医学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靶向二代测序和一代验证,1个确诊为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者,男,10岁,与其同卵双胎哥哥均有相同的体征,深感觉受损、腱反射消失、肌肉可疑萎缩。先证者3个兄姐先后于1岁多夭折。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先证者及同卵双胎哥哥POLG基因均存在G.2558A(p.R853Q)、c.2890T(p.R964C)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源于患儿父母亲。结论 POLG基因复合杂合变异线粒体病家系成员有不同的表型;POLG相关疾病,即使同种基因变异,其临床异质性也较大。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拟定相应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12.84%)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统计不同患者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麻醉时间、冲洗液温度、术中补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信息,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量≥400 ml、术中补液量>1500 ml、冲洗液温度<34℃是影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与医师紧密配合,密切观察相关指标,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术中低体温发生。  相似文献   
75.
<正>0133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3在瘢痕预防中的作用(综述)董书侠(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郑谦//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2).-220~223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3是一种健康皮肤形成和胚胎无瘢痕愈合反应的重要的细胞因子。在生长较活跃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TGFβ2表达增加,TGFβ3表达较低;而在胚胎期皮肤无瘢痕愈合时,TGFβ3的表达水平较高。TGFβ1,TGFβ2和TGFβ3与同一个细胞表面受体复合体结合,TGFβ3则通过与TGFβ1和TGFβ2  相似文献   
76.
77.
78.
目的:观察婴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肝素钠雾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婴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首先给予对照组患者综合治疗,予患儿吸氧、化痰、镇静及抗感染治疗,给予患儿雾化吸入特布他林+普米克令舒解痉平喘等。然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0.50-0.75mg/(kg·次)肝素钠注射液溶于生理盐水2ml中,每日2-3次,每次5-10min。用至喘息、气促缓解,肺部啰音由细小变为粗大,在此期间观察患儿是否有出血性迹象。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持续时间和啰音、咳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持续时间和啰音、咳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肝素钠雾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9.
患者男,65岁,因“上腹饱胀部不适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饱胀不适,伴呃逆,无黑便,无反酸、呕吐、腹泻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V-DNA 2730 IU/mL;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50/AFP)均正常。影像学检查: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示肝右前叶下段见一稍低密度结节影,形态欠光整,边缘模糊,大小约1.7 cm×2.2 cm,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主要表现为边缘强化,静脉期呈持续强化,病灶实性部分平扫CT值约为39 HU.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梧州市人民医院RDS早产儿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胎龄(29.03±0.58)周;出生体质量(996.91±98.52)g;病程(3.48±0.56)h;临床分级Ⅰ级58例,Ⅱ级32例;Apgar评分(6.85±1.06)分。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NIPPV组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45例。NIPPV组给予NIPPV治疗,NCPAP组给予NCPAP治疗,若两组治疗后不能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则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或行有创机械通气。结果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12、24 h后和治疗结束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明显高于治疗前。NIPPV组治疗12、24 h后PaO2、OI明显高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结束时PaO2、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PS使用率(22.22%vs 44.44%)、有创通气率(17.78%vs 40.00%)、氧疗时间[(71.42±7.62)h vs(85.62±9.24)h]、有创通气时间[(46.78±5.32)h vs(55.27±6.14)h]、住院时间[(30.42±3.65)d vs(35.62±3.89)d]、并发症率(31.11%vs 53.33%)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可有效改善RDS早产儿通气功能,有利于减少PS使用、有创通气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