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5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292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019篇
内科学   669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65篇
综合类   3175篇
预防医学   861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262篇
  8篇
中国医学   3949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740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747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61.
医学理论的基础,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们的哲学思想,二是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三是医疗实践。中医理论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封建宗法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解剖学在两千多年中几乎没有什么发展,人们对人体结构所知甚少。因此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就不得不主要依靠古代哲学思想和长期的医疗实践。古代哲学思想是指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其中气和气化学说在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方法。选择急性细菌性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213例,可评价病例209例,随机编人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101例.每日1次给予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300mg,iv,gtt,bid;对照组108例,每日1次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200mg,iv,gtt,bid。疗程7~10d。结果甲磺酸帕珠沙星组、加替沙星组有效率分别为94.06%(95/101)和90.74%(98/108);痊愈率分别为67.33%(68/101)和70.37%(76/10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62%(88/93)和93.62%(88/9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8/104)和5.50%(6/109)。两组有效性、安全性相似(P〉0.05)。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效、安全,与加替沙星相当。  相似文献   
63.
从机体稳态观 ,探讨了中医五脏调控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对机体稳态的影响。认为中医五脏调控理论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的稳态观 ,同时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五脏调控系统的调控机制可以在细胞、细胞间识别及大分子信息物质的研究水平得到不断深入的揭示。  相似文献   
64.
Objective To establish C57BL/6J embryonic stem (ES) cell lines with potential germ- line contribution Methods ES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blastocyst inner cell mass of C5 7BL/6J mice, and cultured for 15 passages, and then injected into blastococels of ICR mice blastocysts to establish chimeric mice. Results Three ES cell lines (mC57ES1,mC57ES3, mC57ES7) derived from the inner cell mass of C57BL/6J mice blastocysts were established. They were characteristic of undifferentiated state, including normal XY karyotype, expression of a specific cell surface marker “stage-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I”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in continuous passage. When injected into immunodeficient mice, mC57ES1 cells consistently differentiated into derivatives of all three embryonic germ layers. When mC57ES1 cells were transferred into ICR mice blastocysts, 4 chimeric mice have been obtained. One male of them revealed successful germ-line transmission. Conclussion We have obtained C57BL/6J ES cell lines with a potential germ-line contribution, which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transgenic and gene knock-out mice.  相似文献   
65.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80-180
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病毒感染、高热、酸中毒等引起血管内皮广泛损伤,或由于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癌肿广泛转移、创伤、大面积烧伤、广泛性手术等所致的组织损伤,激活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系统,产生大量凝血酶,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发生广泛的微血栓,又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使血液处于消耗性低凝状态。此外,纤维蛋白溶解酶除使纤维蛋白溶解外,还可以水解其他凝血因子。造成严重出血。DIC的发病过程可分为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3期。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前五位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因其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50%-60%的直肠癌病人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我国每年新增结肠造口病人约10万,累计造口病人超过10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结肠造口不仅改变了病人的体形,对自尊也是一种不良影响。现代外科治疗的发展不仅要求提高疾病治愈率,而且要努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为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我们把自理学说运用于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肝切除患者出现的长期麻痹性肠梗阻会引起高氨血症和细菌感染,由此会影响残存的肝功能,引发肝切除后的肝功能衰竭。本次与乳果糖比较,探讨了大建中汤对肝切除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将肝切除患者分为3组;乳果糖组(n=31,于术后翌日开始每天3次13服乳果糖16g)、大建中汤组(n=27,服用5g大建中汤,服法同上)、对照组(n=26,空白对照组)。只有乳果糖组在术前3天每天3次服用乳果糖。  相似文献   
68.
了解高原环境部队人群胃十二指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来自河南、云南、山东、四川、陕西、贵州、安徽、浙江、湖北、江苏、山西、江西12个省的238名在昆明居住10月以上、系集体生活、既往无明确胃病史的来我科就诊部队病人作胃镜检查,并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查胃幽门螺杆菌(Hp)。结果:患慢性胃炎113人,有Hp感染95人(8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39人,Hp感染34人(87%);胃溃疡(GU)30人,Hp感染24人(80%);慢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球炎35人,Hp感染26人(69%):十二指肠球炎21人,Hp感染13人(61%);总Hp感染率81%(192/238)。结论:平原移居高原人群胃十二指肠疾病可能与高海拔环境因素有关,与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9.
感染(infection)是指微生物入侵体内引起的炎性反应。长期以来,细菌感染一直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细菌由创面、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入侵,在严重创伤、全身抵抗力下降时,体内正常菌群失调、细菌移位等,均可引起机体严重的细菌感染。尽管清创术、组织修复术以及抗  相似文献   
70.
"汗为心之液"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汗液的生理、病理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调控系统作用的体现,与肺、心、脾脏之气和肺、心、肝、肾脏之阴密切相关,“汗为心液”囿于五行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