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971篇
  免费   9120篇
  国内免费   4875篇
耳鼻咽喉   308篇
儿科学   585篇
妇产科学   1020篇
基础医学   5388篇
口腔科学   526篇
临床医学   36862篇
内科学   40103篇
皮肤病学   540篇
神经病学   1949篇
特种医学   37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4篇
外科学   6566篇
综合类   75713篇
预防医学   22339篇
眼科学   7924篇
药学   37407篇
  456篇
中国医学   35808篇
肿瘤学   527篇
  2024年   1588篇
  2023年   6125篇
  2022年   5106篇
  2021年   6776篇
  2020年   6828篇
  2019年   6834篇
  2018年   3339篇
  2017年   6467篇
  2016年   7080篇
  2015年   9157篇
  2014年   17341篇
  2013年   15588篇
  2012年   18922篇
  2011年   20302篇
  2010年   18569篇
  2009年   16450篇
  2008年   16463篇
  2007年   14033篇
  2006年   12422篇
  2005年   12253篇
  2004年   10427篇
  2003年   8649篇
  2002年   7089篇
  2001年   6190篇
  2000年   5009篇
  1999年   3914篇
  1998年   3019篇
  1997年   2746篇
  1996年   2275篇
  1995年   1808篇
  1994年   1411篇
  1993年   929篇
  1992年   794篇
  1991年   622篇
  1990年   575篇
  1989年   548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 SD-OCT)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变化及结构特点,探讨DME病变程度与CT的关系。方法 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共123例204眼,其中69眼诊断为DME(DME组),135眼无黄斑水肿为对照组。DME眼依据OCT形态学特点进一步分为视网膜弥漫性增厚(diffuse retinal thickness,DRT)型(34眼)、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型(19眼)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erous retinal detachment,SRD)型(16眼),利用EDI-OCT分别测量黄斑中心凹下CT和以黄斑为中心上、下、鼻、颞500 μm、1000 μm、1500 μm、2000 μm处CT。结果 DME组黄斑中心凹下CT为(326.72±90.15)μm,对照组为(320.17±106.46)μm,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黄斑中心凹下CT与视网膜厚度间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70,P=0.025)。DME亚型CT分别为:DRT型(303.94±81.47)μm、CME型(304.42±73.98)μm和SRD型(401.63±88.80)μm,SRD型CT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此外,SRD型的周边CT同样呈现均匀一致的增厚;鼻侧CT从500 μm至2000 μm呈距离敏感性降低(P<0.05),但SRD型鼻侧CT降低幅度明显变缓(P=0.195)。结论 SRD型黄斑水肿患者CT在中心凹下及周边部均显著增厚,CT与DME病变程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搜集2009年1月-2019年1月国内发表的健脾类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用Revman 5.3软件从临床综合疗效、胃排空时间、复发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行敏感性分析,检验其稳定性。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共计962名患者,结果显示健脾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总有效率:OR=4.46,Z=7.38,95%CI:(3.04,6.53),P<0.000 01;缩短胃排空时间:Z=3.18,MD=-31.04,95%CI:(-50.17,-11.91),P=0.001;减少复发率:Z=4.41,OR=0.18,95%CI:(0.09,0.39),P<0.000 1。结论: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增加临床总有效率、缩短胃排空时间、减少复发率等方面比运用促胃动力剂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研究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作用.方法:取7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39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9例患者进行糖尿病门诊护理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向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糖尿病门诊护理的应用,可以科学创建护理档案,明确随访策略,提升糖尿病的管理水平,使患者具有较强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降低其血糖指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波动性高糖对内皮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用于实验。实验分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和葡萄糖交替处理组(5.5/28 mmol/L葡萄糖)。其中葡萄糖交替处理模拟人血糖波动状态,方案是前12 h内每隔4 h交替培养,后12 h内葡萄糖维持5.5 mmol/L水平,按此循环,共培养48 h。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酶标仪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葡萄糖交替处理组降低HUVEC细胞活性(P<0.01);降低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和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P<0.01);增加自噬相关基因Atg4和Atg5的表达(P<0.001)。【结论】波动性高糖可能是先通过诱导HUVEC产生氧化应激,进而使HUVEC产生自噬,最终降低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联合鱼油对糖尿病前期(PDM)患者糖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PDM患者132例,随机均分为联合组(VitD+鱼油)、VitD组(VitD)和对照组(不干预)。比较各组糖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 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联合组甘油三酯降低,白细胞介素-10增高(P<0.05),联合组和VitD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抵抗指数、前列腺素E2、瘦素、抵抗素降低(P<0.05),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脂联素增高(P<0.05),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 结论维生素D联合鱼油治疗PDM患者可改善其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相关指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能力,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稳定病情,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46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为期12个月的家庭护理指导,从心理疏导、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规范药物治疗、病情监测、预防并发症等的护理进行干预指导。采取指导前、后遵从治疗护理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变人数率的对比,血糖指标监测达标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效果评定。结果:1年后,以积极的心态重视自我疾病,积极主动调整生活方式、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遵医行为及治疗的依从性和预防并发症护理等人数增加、技巧明显提高,血糖控制的良好率也明显提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家庭护理指导对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稳定病情和预防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预防临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重要性。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并嘱其定期回院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对一健康知识宣教,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展开健康知识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强化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 309例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定期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3~12年(平均6年)。根据UACR的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第1分位组即UACR<5.87 mg/g组(n=320)、第2分位组即5.87 mg/g≤UACR≤9.55 mg/g组(n=341)、第3分位组即9.56 mg/g≤UACR≤16.27 mg/g组(n=321)和第4分位组即16.27mg/g 相似文献   
50.
糖尿病渐以年轻化的趋势呈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因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品质。本文简单阐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并就中医药的角度对该病的治疗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见解和新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