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83篇
  免费   3077篇
  国内免费   1344篇
耳鼻咽喉   856篇
儿科学   502篇
妇产科学   503篇
基础医学   2068篇
口腔科学   1139篇
临床医学   12979篇
内科学   6152篇
皮肤病学   291篇
神经病学   3774篇
特种医学   3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7754篇
综合类   27204篇
预防医学   5150篇
眼科学   1672篇
药学   11253篇
  206篇
中国医学   5072篇
肿瘤学   939篇
  2024年   450篇
  2023年   2039篇
  2022年   1632篇
  2021年   2084篇
  2020年   2060篇
  2019年   2043篇
  2018年   969篇
  2017年   1659篇
  2016年   1775篇
  2015年   2100篇
  2014年   3819篇
  2013年   3723篇
  2012年   5134篇
  2011年   5142篇
  2010年   4779篇
  2009年   4765篇
  2008年   5753篇
  2007年   5473篇
  2006年   5566篇
  2005年   5934篇
  2004年   3666篇
  2003年   3495篇
  2002年   3083篇
  2001年   2664篇
  2000年   1948篇
  1999年   1590篇
  1998年   1400篇
  1997年   1230篇
  1996年   1098篇
  1995年   832篇
  1994年   714篇
  1993年   466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329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268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微波治疗鼻中隔粘膜出血63例临床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96年起应用微波治疗鼻中隔粘膜出血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钻孔引流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8年1月15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钻孔引流术61例,应用3 mm克氏针引导置入细硅胶管行微创置管引流术44例,应用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微创穿刺引流术50例。比较3组术后颅内积气、颅内血肿、血肿复发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颅内积气发生率钻孔引流组[(52%(32/61)]高于2个微创引流组[7%(3/44),18%(9/50)](x^2=30.110,P=0.000),但无一例张力性气颅,均短时自行吸收。术后颅内血肿及血肿复发钻孔引流组均为0,明显低于2个微创引流组[11%(5/44),10%(5/50),x^2=7.009,P=0.030;14%(6/44),10%(5/50),x^2= 8.153,P=0.017]。3组GOS无显著差异(x^2=0.489,P=0.783)。结论3组治疗效果相近,均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93.
994.
子宫肌瘸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1].我们于2007年8月2008年2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93例,取得良好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Sexton等和Milroy等根据镜下表现。将基底细胞癌(BCC)分为结节型、浅表型、微结节型、浸润型、硬斑病型、混合型,在生物学行为上将前两型归为非侵袭性BCC,后四型归为侵袭性BCC。2003年我们从门诊患者中选择14例非侵袭性BCC,单独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周云彩孙华  董玉彩 《现代护理》2006,12(22):2083-208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结果2组患者排便情况、便秘相关反应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护理干预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7.
彭旭 《微创医学》2004,23(6):734-735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从而明确临床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SAE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及CT、MRI改变.结果(1)所有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大部分病人有反复卒中史.(2)慢性进行性发展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3)头颅CT、MRI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内脱髓鞘改变,脑萎缩以及梗死灶.结论SAE与高血压有关,对长期高血压和进行性痴呆的患者,结合脑CT、MRI表现可诊断此病.  相似文献   
998.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导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对SAH后CVS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红细胞分解产物、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分子机制在其发病起关键作用.目前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尚无确切治疗方法,近年来人们尝试应用低温治疗脑血管痉挛,现就SAH后CVS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低温对于CVS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总结缺血性心肌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 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术42例。术中应用新福林、尼卡地平调节血压,艾斯洛尔控制心率,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选用CTS胸骨牵开器和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塞子(shunt),使吻合口处心肌处于相对静止和无血状态,有利于搭桥手术的顺利进行。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中脑干梗塞死亡l例。应用IABP3例,效果良好。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