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79篇
  免费   1248篇
  国内免费   439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572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7226篇
内科学   1002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165篇
特种医学   8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638篇
综合类   10773篇
预防医学   1964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4020篇
  42篇
中国医学   12921篇
肿瘤学   601篇
  2024年   312篇
  2023年   984篇
  2022年   763篇
  2021年   1015篇
  2020年   989篇
  2019年   910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717篇
  2016年   885篇
  2015年   1023篇
  2014年   2187篇
  2013年   2010篇
  2012年   2806篇
  2011年   3177篇
  2010年   2850篇
  2009年   2625篇
  2008年   2620篇
  2007年   2234篇
  2006年   2069篇
  2005年   2122篇
  2004年   1844篇
  2003年   1598篇
  2002年   1397篇
  2001年   1162篇
  2000年   831篇
  1999年   674篇
  1998年   589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52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针刺治疗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疾患,特征是睡眠状态中反复发生上气道完全和(或)不完全阻塞,伴有睡眠结构紊乱,主要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打鼾,常伴有自觉憋醒、晨起头痛、日间嗜睡、疲劳、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SAS患病年龄可从婴幼儿到老年人,且老年人群的患病率高达20%,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的流行病学资料,局部地区的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32.
丛艳洁 《吉林医学》2006,27(12):1547-1547
近些年来,真空采血技术在临床上已推广使用,但由于新生儿外周静脉纤细,限制了真空采血技术在新生儿临床的应用。1临床资料我科于2002年开始应用美国BD公司VACUTANER真空采血针对540例新生儿进行了股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达92.3%,总成功率达98.6%。540例新生儿自然情况为日龄为生后1小时 ̄28天,其中早产儿422例,占78.1%;体重最低980g,平均体重为1.49±0.98kg。2方法选择股静脉穿刺点,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将直式真空采血针头安在持针器上,在选好的穿刺点上将针刺入软组织,按上真空采血管,然后缓慢上下提插,一旦进入股静脉即会有血液进入针…  相似文献   
33.
应用YL-1型血肿碎吸针,依CT定位,穿刺碎吸血肿,损伤小、操作简便,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但其本身无止血作用,如操作方法不当,术中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再次出血病人预后极差,临床上应重视再出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8年2月~2006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年龄5~12岁,平均7.8岁。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为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无一例肘内翻等并发症。按Flynm评分:优63例,良69例,一般33例,差0例。肘关节伸屈活动丢失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5.
目的减少输液管与头皮针衔接处气泡的产生。方法将680例输液患者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实验组采用改进的一次快速弹击法进行处理,并以两种处理方法衔接处气泡存在的例数、所需平均时间以及穿刺成功打开输液器调节夹或变动体位后气泡重新出现的例数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种处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次快速弹击法对减少气泡产生、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痤疮,又名“青春痘”、“粉刺”,是一种皮肤毛囊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可发展成为慢性迁延性痤疮,有些患者可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甚至不敢参与正常社交活动。我们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痤疮23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介绍单平面半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1993年至今32例胫腓骨骨折,采用单平面半针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早期扶拐下负重行走,支架动力化管理。结果:术后随访1年,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3例天,全部患者一年半后膝踝关节活动良好,无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结论:单平面半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以减少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的出现,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8.
陈凤荣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3):F0004-F0004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在我国的使用逐渐普及。临床护理人员应熟悉这项新技术的相关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1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凡需连续输液数天,或静脉穿刺较困难、病情危重、不合作等病人,为避免反复穿刺,延长保留时间,均可使用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主要用于较大手术、严重失血性休克及烦躁不安病人。其优点是:保护血管、易于固定,减轻了危重病人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为抢救病人、用药及补液提供了快捷通道,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能够满足多次输血、快速补液、多次给药等需要,…  相似文献   
39.
吴金花  张桂英 《医学文选》2006,25(1):108-108
头皮式套管针因易于固定,保留时间长,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了给药的通道,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时有各种问题发生,影响了预期效果,也给病人增加了费用。现就我科使用中发现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进行抢救治疗时,既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又要静脉抽血行各种实验室检查。为减少患者痛苦,我科于2005年2月开始在穿刺静脉留置针时同时采血,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