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6篇
  免费   1343篇
  国内免费   449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27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3043篇
内科学   1075篇
皮肤病学   97篇
神经病学   1151篇
特种医学   4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69篇
综合类   5009篇
预防医学   1338篇
眼科学   166篇
药学   2548篇
  94篇
中国医学   4647篇
肿瘤学   95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1009篇
  2022年   885篇
  2021年   974篇
  2020年   943篇
  2019年   1223篇
  2018年   598篇
  2017年   701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1097篇
  2011年   1229篇
  2010年   1212篇
  2009年   727篇
  2008年   859篇
  2007年   816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1006篇
  2004年   935篇
  2003年   787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局灶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插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观察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组脑梗死范围、脑含水量、神经功能评分、病理组织学改变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均较MCAO对照组有显著性的改善.结论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莫建义 《中原医刊》2007,34(6):89-8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脑缺血所致的短暂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24h,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为短暂性或多变性,也可导致进展性卒中或完全性卒中。有近1/3以上的TIA患者CT检查可发现腔隙性梗死灶,还有一部分TIA患者经过治疗可不发生脑梗死。因而有效控制TIA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62例TIA应用前列腺素E1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堞脉灵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h~3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蝶脉灵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0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按常规治疗,两组观察均为1个月以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液粘滞度、纤维蛋白原均降低,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蝶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病残率低,尤其能明显改善微循环降低纤维蛋白原增加脑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注射用降纤酶联合丹奥(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同期住院确诊为进展性脑梗死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对照组C组(各30例);治疗组A采用降纤酶联合丹奥治疗;对照组B采用降纤酶治疗,对照组C采用丹奥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降纤酶联合丹奥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5.
1概论遗尿是指在睡眠中小便自遗尿,醒后方知的病症,俗称尿床。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肺脾肾亏虚,不能通调水道,膀胱不约所致。本症虚多实少,虚证常予温肾固涩,实证则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主。西方医学认为遗尿包括小儿或成人遗尿以及西医的神经功能紊乱和泌尿系统病变所致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舒巴坦(4:1)的药动学特点。方法12名受试者按拉丁法随机分为3组,先后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舒巴坦(4:1)注射液1.25、2.50和3.75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头孢曲松和舒巴坦的血、尿浓度,求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者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舒巴坦(4:1)注射液1.25、2.50和3.75g后,所计算的药动学参数:头孢曲松的Cmax分别是(129.89±17.01)、(220.37±22.38)和(287.12±27.18)mg/L;AUC(0-∞)分别为(1204.81±296.45)、(1850.92±271.04)和(2339.23±387.59)mg·h/L;t1/2β分别是(8.01±1.40)、(8.31±0.82)和(8.28±1.16)h;CL/F分别是(O.48±0.27)、(O.53±0.32)和(0.69±0.31)L/h;V/F分别是(2.82±1.36)、(3.01±1.55)和(3.61±1.21);舒巴坦的Cmax分别是(9.59±3.12)、(18.79±2.88)和(28.14±6.92)mg/L;AUC(0-∞)分别(17.53±7.09)、(33.19±359)和(51.22±7.89)mg·h/L;t1/2β分别是(1.14±0.20)、(1.18±0.13)和(1.12±0.15)h;CL/F分别是(20.67±9.95)、(17.01±5.96)和(17.42±2.96)L/h;V/F分别是(10.49±10.06)、(10.54±4,11)和(9.02±6.55).除Cmax和AUC(0-∞)外,其他参数经统计学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者静脉滴注1.25g、2.5g、3.75g的头孢曲松/舒巴坦(4:1)后.头孢曲松的72h后尿中的原形药物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是(40.30±10.19)%、(45.92±11.12)%和(45.60±13.06)%,舒巴坦12h后尿中的原形药物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是(72.29±3.46)%、(70.76±10.00)%和(71.06±5.58)%。结论根据药动学计算参数.我们认为将头孢曲松钠和舒巴钠按比例(4:1)组成注射用复方制剂,两种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均未发生改变.两组分间无药物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效果。方法72只小鼠常规移植肿瘤细胞H22制作移植肿瘤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并予生理盐水、5-Fu注射及血逐瘀汤低、中、高剂量灌胃和5-Fu与血府逐瘀汤的剂量联合应用观察其抑瘤作用和肿瘤坏死情况。结果联合治疗可以降低5-Fu的毒副反应,且小鼠抑瘤率明显高于血府逐瘀汤组和血府逐瘀汤组小鼠肿瘤可见明显的较大面积坏死区。结论抗血管生成制剂血府逐瘀汤联合5-Fu治疗小鼠移植性肿瘤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98.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癫痫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不仅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致残率明显提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现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时对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入选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105例、对照组95例,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7、11、15天采静脉血测定MDA、SOD、GSH-Px浓度,并进行治疗前、后ESS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11、15天按欧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ESS)衡量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第4、7、11、15天,MDA较治疗前降低,(P<0.01);SOD、GSH-Px较治疗前升高,(P<0.01).在第15天时,三者处于稳定状态.结论:依达拉奉降低MDA,升高SOD、GSH-Px,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有助于降低脑梗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其中49例行前路减压术,27例行后路减压术。根据围手术期用药情况将其分为2组,MP组38例,在脊髓减压前30min予MP1000mg,iv gtt,术后d 1、2、3给予MP 160 mg,30 min内iv gtt;地塞米松(Dex)组38例,术后d 1、2、3应用地塞米松20mg·d~(-1),iv gtt,d4减至10mg,d 5减至5mg,5 d后停用。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评价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神经功能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7d和3mo的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MP组术后7d和3mo神经功能均优于Dex组(P<0.05)。Dex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症状加重。2组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外科减压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改善脊髓神经功能的有效方式,同时应用MP可有效维持减压后获得改善的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