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8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2098篇
临床医学   350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1520篇
预防医学   27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8篇
  6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纪悦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3):201-201
临床上,经常发现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尖病变仍然存在或出现新的根尖阴影,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存在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在此探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治疗。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5例来源于我院于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接受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安氏II1错畸形患者下颌旋转与移动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0例,非正畸治疗组18例。所有患者均无外科手术治疗史、无拔牙史和功能矫治治疗史。通过头颅侧位片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可诱导安氏II1错!畸形患者的下颌垂直向生长和颏点垂直向移位增加。上颌与下颌磨牙的垂直向或向移动与下颌旋转及颏点的水平向移位无关。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在上颌磨牙的向移动和下颌旋转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畸治疗影响下颌的垂直向生长及颏点的垂直向移动,而对下颌旋转及上颌磨牙的向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3.
下颌第1磨牙俗称6龄齿,在口腔中萌出时间早,萌出时处于昆合牙列期,窝沟裂隙结构明显,是最容易龋坏的牙齿,而且一般认为残根、龋坏至髓底穿通者或根分叉病损经反复治疗瘘道不愈合者均需拔除[1],本研究采用根管治疗后进行分根术,改变根分叉部位的隐蔽环境,便于彻底清除根分叉病变的炎症组织,利于病变愈合[2],将下颌第1磨牙恢复成2个前磨牙形态,减少残根的负载,为修复体的永久保留创造了条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纤维桩核与陶瓷桩核治疗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126颗牙)磨牙残根残冠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纤维组和陶瓷组,分别进行根管治疗、预备、纤维桩核与陶瓷桩核制作与粘固、全冠修复等。结果:两组患牙治疗成功率相近,数据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主要出现牙龈红肿、患牙不适和咀嚼不适,对照组患者主要出现牙桩松动、牙根折裂和咀嚼不适,研究组患者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桩核与陶瓷桩核治疗磨牙残根残冠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成功率和近期疗效,但纤维桩核可能存在重负荷时的潜在弯曲,造成患牙感染,而陶瓷桩核则需要更多的临床经验来熟练和完善造模技术。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正畸减数第二恒磨牙对患者侧貌的影响。方法 :从2007-2012年来我院正畸科就诊,并已经完成矫正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5例存在牙列拥挤,需要拔牙矫治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拔除4颗第二恒磨牙;对照组选取与实验组年龄相当,错类型相似的病例15例,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运用配对t检验对比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及面相,观察其侧貌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矫正前、后SNA、SNB、ANB、U1-L1、U1-SN、L1-MP测量数据变化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二恒磨牙减数可以缓解轻度的牙列拥挤、保存牙列的完整性,并能够尽量减少对患者侧貌的影响,可以酌情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拔除第一恒磨牙的矫治方案。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收治的42例牙齿拥挤,需矫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即对照组21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患者拔除第一恒磨牙前进行矫治,观察组21例患者拔除第一恒磨牙后进行矫治。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562±25d,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545±22d,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牙根平行,前牙覆颌正常。结论:拔除第一恒磨牙临床矫治,在合理利用支抗的情况下,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7.
刘元恩 《贵州医药》2013,37(5):415-416
AngleⅡ类2分类错是正畸临床中常见的错畸形之一,由于上前牙内倾常造成上牙列拥挤且限制下颌骨矢状向生长发育,造成侧貌不协调。传统的矫治方法有拔牙矫治和非拔牙矫治(不推上颌磨牙向远中)都有其局限性,拔牙矫治可能造成侧貌凹陷,非拔牙矫治则可能造成侧貌过突。本研究通  相似文献   
88.
<正>畸形中央尖是一种牙体形态发育畸形,口腔中表现为牙齿牙合面颊舌尖中间或接近中央窝的颊尖三角嵴上突出一圆锥状的额外牙尖,最多出现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偶发于上颌前磨牙或上颌第二磨牙[1],多呈对称性分布,50%中央尖有髓角伸入[2]。畸形中央尖的发生是由于在牙胚发育期间牙乳头在中央窝处向成釉器突起而形成牙尖畸形,影响因素包括牙胚生长发育时期的遗传因素和外来因素等。其发生率为1%~5%[3],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89.
《口腔医学》2018,(3):268-272
目的 2016年10月调查哈尔滨市香坊区8周岁城镇小学生龋病流行现状,并与2015年7周岁该人群调查结果作对比,分析1年来8周岁人群龋病流行趋势。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哈尔滨市香坊区10所城镇小学共1 915名8周岁学龄儿童(小学三年级)乳、恒牙患龋状况、第一恒磨牙萌出及窝沟封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8周岁城镇学龄儿童患龋率为91.23%,其中乳牙患龋率为88.36%,龋均、龋面均分别为5.49、10.21,充填率为31.95%。恒牙患龋率为41.67%(男生38.30%、女生4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均、龋面均分别为0.95、0.96。第一恒磨牙萌出率为98.08%,封闭率为63.71%,封闭剂保留率为84.50%,以上数值均较2015年7周岁人群调查数值有所提高。结论 2016年复查哈尔滨市香坊区8周岁城镇小学生患龋情况较2015年呈上升趋势,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较2015年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0.
生活实例 晓雯与大伟新婚燕尔,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喜悦和欢乐之中。可是蜜月期间,每周总有几个晚上,晓雯不能得到很好的睡眠。因为,大伟睡熟后,经常会在夜半时分发出嘎嘎的磨矛声,让晓雯不得不从美梦中惊醒。原来,大伟有夜磨牙的习惯。近来他操持婚礼过于劳累,磨牙情况更为明显。可是等大伟醒来后,他也很无奈,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在睡着以后不磨牙。于是他决定向医生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