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823篇
  免费   9109篇
  国内免费   4581篇
耳鼻咽喉   803篇
儿科学   1220篇
妇产科学   909篇
基础医学   6991篇
口腔科学   1488篇
临床医学   20734篇
内科学   12858篇
皮肤病学   920篇
神经病学   2507篇
特种医学   55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6篇
外科学   8798篇
综合类   42326篇
预防医学   23652篇
眼科学   1319篇
药学   20427篇
  267篇
中国医学   31924篇
肿瘤学   3729篇
  2024年   1045篇
  2023年   3556篇
  2022年   2933篇
  2021年   3477篇
  2020年   3482篇
  2019年   2988篇
  2018年   1625篇
  2017年   2846篇
  2016年   3559篇
  2015年   5039篇
  2014年   8321篇
  2013年   8717篇
  2012年   12456篇
  2011年   12263篇
  2010年   8992篇
  2009年   8562篇
  2008年   16019篇
  2007年   10213篇
  2006年   10220篇
  2005年   12747篇
  2004年   7440篇
  2003年   8154篇
  2002年   8076篇
  2001年   5242篇
  2000年   3860篇
  1999年   2676篇
  1998年   2011篇
  1997年   1969篇
  1996年   1506篇
  1995年   1403篇
  1994年   1238篇
  1993年   894篇
  1992年   686篇
  1991年   680篇
  1990年   415篇
  1989年   436篇
  1988年   210篇
  1987年   173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文献中皮肤针疗法治疗疾病的应用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计算机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皮肤针疗法临床应用病种规律和特点数据库",对近10年运用皮肤针疗法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录入、审核、统计分析。总结皮肤针疗法临床应用病种规律和特点。结果:皮肤针疗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应用频次最高的科属为皮肤科(287次),占所有科属频次的50.98%;皮肤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其在临床中治疗疾患治愈率最高的为皮肤科,愈显率最高的科属为外科;穴位叩刺和循经叩刺治疗病种广泛,不同叩刺力度有不同适应症,相同疾病亦要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叩刺力度。结论:皮肤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规律和特点,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确切的临床疗效,在未来发展中,皮肤针的作用应被充分发挥,积极应用于更多疾病领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通过与LBL教学法对比,探讨PBL教学法在核医学科课间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二班学生7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人,在课间实习教学中分别实施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实习结束后,通过考试及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法评价.结果 观察组在考试成绩、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教学满意度、培养临床思维、增强知识点掌握等教学法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LBL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应用于核医学科课间实习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3.
《中外医疗》2015,(2):125
1.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2.研究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 ,一般应写成冠以"目的 (Objective)"、"方法 (Methods)"、"结果 (Results)"和"结论 (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肝胆手术后胆漏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98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98例患者的胆漏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其中,49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另外49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100%,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71%,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较多,主要与患者存在肝硬化、手术日输液量过多、低血浆蛋白水平、手术方式和手术技能有关,手术医生应熟练掌握手术操作,做好充分手术准备,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避免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研究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老年住院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风险分析,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患者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营养风险概率分别为41%、36%、9%,且不同性别、病症发生风险的情况也不同。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加强营养风险筛查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08.
刘玉  张军  周利民 《安徽医药》2019,40(9):990-994
目的 观察心率震荡(HRT)在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变化,并分析HFpEF患者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72例HFpEF患者与40例同期住院非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将HFpEF组患者分为BNP1组(43例)与BNP2组(29例)。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计算HRT指标,比较组间及组内HRT的差异。随访3个月,统计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例数。结果 HFpEF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震荡初始(T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组内BNP1组与BNP2组比较,TO和震荡斜率(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3(TO和TS均为异常)在BNP2组中的发生率为48.28%,较HRT1(20.69%)和HRT2(31.03%)明显增高,BNP1组和BNP2组中HRT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HFpEF患者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危险因素(OR=1.000 3,95% CI:1.000 07~1.000 5),HRT3患者发生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概率是HRT1患者的19.500倍(OR=19.500,95% CI:3.502~108.567)。结论 在HFpEF患者中,HRT可作为评价患者心功能和预测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9.
110.
陈婷婷  周云仙   《护理与康复》2020,19(1):22-24
对护理领域描述性质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对描述性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优势与争议进行概述,回顾其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重视方法教育、鼓励学术争鸣及著书等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护理质性研究水平,推动描述性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