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15篇
  免费   5371篇
  国内免费   2833篇
耳鼻咽喉   460篇
儿科学   813篇
妇产科学   679篇
基础医学   4779篇
口腔科学   844篇
临床医学   14470篇
内科学   7386篇
皮肤病学   549篇
神经病学   2347篇
特种医学   16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篇
外科学   4200篇
综合类   25803篇
预防医学   11336篇
眼科学   933篇
药学   9632篇
  225篇
中国医学   11481篇
肿瘤学   2752篇
  2024年   1192篇
  2023年   3888篇
  2022年   3089篇
  2021年   3361篇
  2020年   3011篇
  2019年   2756篇
  2018年   1374篇
  2017年   2227篇
  2016年   2398篇
  2015年   3037篇
  2014年   4866篇
  2013年   4858篇
  2012年   6737篇
  2011年   6628篇
  2010年   5444篇
  2009年   4933篇
  2008年   8534篇
  2007年   6034篇
  2006年   4541篇
  2005年   4886篇
  2004年   3426篇
  2003年   2786篇
  2002年   2257篇
  2001年   1810篇
  2000年   1443篇
  1999年   1054篇
  1998年   881篇
  1997年   598篇
  1996年   483篇
  1995年   413篇
  1994年   318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91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对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行颅脑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术毕给予喷他佐辛,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氧饱和度(SpO2),分析两组苏醒期Ramsay评分、躁动评分、CRBD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T1、T2、T3、T4时的MAP、SBP、DBP、HR和SpO2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MAP、SBP、DBP、H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D-二聚体、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水平及相关临床特征与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2年9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溶栓后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30例)、非HT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CTRP-3、D-二聚体、sTREM2水平。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HT预测模型预测HT发生的价值。结果 HT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大面积脑梗死、入院NIHSS评分≥ 15分占比高于非HT组(P <0.05),血清CTRP-3水平低于非HT组(P <0.05),D-二聚体、sTREM2水平高于非HT组(P <0.05)。血清CTRP-3、D-二聚体、sTREM2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HT的敏感性分别为66.7%(95% CI:0.598,0.756)、70.0%(95% CI:0.607,0.812)、80.0%(95% CI:0.714,0.889),特异性分别为73.3%(95% CI:0.636,0.821)、86.7%(95% CI:0.778,0.923)、86.7%(95% CI:0.747,0.942)。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颤[O^R=1.237(95% CI:1.103,1.387)]、大面积脑梗死[O^R=2.338(95% CI:1.292,4.231)]、入院NIHSS评分≥ 15分[O^R=2.087(95% CI:1.231,3.538)]、CTRP-3 ≤ 269.265 μg/L [O^R=3.006(95% CI:1.508,5.992)]、D-二聚体≥ 2.625 mg/L [O^R=2.649(95% CI:1.374,5.107)]、sTREM2 ≥ 314.675 ng/L [O^R=2.328(95% CI:1.411,3.841)]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P <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HT预测模型,Logit(P) = -33.887 + 0.213×房颤+ 0.849×大面积脑梗死+0.736×入院NIHSS评分+ 1.101×CTRP-3 + 0.974×D-二聚体+ 0.845×sTREM2;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模型预测HT发生的敏感性为93.3%(95% CI:0.841,0.991),特异性为87.8%(95% CI:0.808,0.976)。结论 血清CTRP-3、D-二聚体、sTREM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HT有关,预测价值较高,且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HT预测模型预测HT优于各项指标单独预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伤寒论》条文的症状特点并构建症状分类体系。方法 基于知识元标引方法提取症状知识元,并将其拆分至语义层面,同时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将症状逐级编码与归类,构建三级框架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取510条症状知识元、1 361个症状语义,最终将《伤寒论》症状归纳为全身症状、心下脘腹症状、二阴症状、心神症状、头面五官症状、四肢症状、胸胁症状、颈项背腰症状8种类属。结论 通过扎根理论所形成的《伤寒论》症状分类体系与现有中医症状分类虽有相似之处,其中全身症状、心下脘腹症状、心神症状等和后世分类多有不同,体现出本书内容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通过对脏腑病、经络病、相类病症腧穴配伍及特殊腧穴配伍与人体身形部位关系的总结,发现不同类别病症的腧穴配伍呈现一定的身形分布规律;特殊腧穴配伍,其彼此之间也显示出身形部位的一致或对应关系。身形理论研究为针灸临床选穴、配穴及探寻更多“有效刺激”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并可充实、完善既有的针灸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95.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是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症状中最重要的不典型症状,以“胃心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其中医内涵和发病机制,将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病名为“食心痛”,其病机是胃失和降、胸络痹阻,病位在食管和胃,痛在食管和心。辨证可分肝气犯胃、痰浊痹阻、瘀血阻络、胸阳不振4种证候类型。胸阳不振证是最常见的临床分型,病机是气机升降乖戾、浊阴上逆、痰气痹阻。临证以通阳宣痹、降气化痰为主,以枳实薤白桂枝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现代研究认为,异常酸反流、食管-心脏反射通路、脑肠轴等重要发病机制均体现“胃心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以CD68标记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TAMS)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在喉鳞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确诊的喉鳞癌石蜡标本40例,并以20例癌旁正常组织(未被喉癌细胞浸润)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68-TAMs和CD105蛋白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VD,采用Keplan-meier法分析CD68-TAMs和CD105-MVD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喉癌组CD68-TAMS阳性表达率77.5%(31/4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2/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05-MVD喉癌组阳性表达率72.50%(31/40)明显高于对照组30.00%(6/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8-TAMs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CD105-MVD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CD68-TAMs和CD105-MVD呈正相关关系(r=0.528);CD68-TAMs表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HpcagA菌株感染对IL-8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27例胃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IL-8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用PCR法,对27例胃癌组织中HpcagA基因进行扩增。结果 27例胃癌组织中中,有25例(92%)可明显表达IL-8蛋白;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基本没有IL-8蛋白的表达或仅有弱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基本没有IL-8蛋白的表达或仅有弱表达,HpcagA感染的胃癌组织中,IL-8的表达水平为64.27%,高于未感染HpcagA的胃癌组织(39.86%)。结论 IL-8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HpcagA感染有关。即HpcagA菌株感染可上调IL-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98.
希望理论: 一个新的心理发展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 ,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开始关注“希望” (hope)这个概念 ,很多的研究都证明个人内在的希望水平的高低与其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有显著的相关 (例如 ,French [1] ,195 2 ;Menninger[2 ] ,195 9;Frank[3 ] ,1968;Lazarus[4]  相似文献   
999.
国外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儿重和青少年PTSD的研究有了一定追展。但对其发生机制尚未明了。这必将影响我们对儿童和青少年PTSD症状的恰当解释、预防和治疗,客观上造成丁灾后干预不能满足儿童和青少年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追一步完善儿童和青少年PTSD的理论,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外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理论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双重表征理论及其在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考察大学生韩剧收看情形,对韩国文化在认知、态度与行为层面的认同情形,以及大学生收看韩剧与韩国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调查浙江师范大学380名学生.结果 92.2%大学生都收看过韩剧,收看情形相当普遍,剧情内容((x-)=3.92)、偶像演员的服装造型((x-)=3.78)和音乐等特性((x-)=3.29)是吸引大学生收看的主要原因.收看韩剧的大学生对韩国文化的认同程度颇高,以"向往韩国型"(t=-3.530,P<0.01)的认同类型居多.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收看韩剧及对韩国文化认同上有显著差异(t=-3.537,P<0.01).收看韩剧与韩国文化的认同之间有显著相关(F=61.570,P<0.01).结论 多数大学生收看韩剧,但不会盲目模仿.韩剧传达的信息促使大学生对韩文化产生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