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82.
83.
皮温(皮肤温度)反馈属生物反馈(亦称心理反馈),皮温的变化受环境温度,精神因素等的影响,但这些原因引起的皮温变化往往不被人所意识到。可是人能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皮温呢?皮温属于植物性机能,如果人能通过意识的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皮温,那么将会对康复医学生物反馈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皮温反馈属生物反馈(亦控称心理反馈)。我们对50名正常人,21名练气功者,110名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神经血管性头疼患者进行了皮温反馈的训练。  相似文献   
84.
应用半导体温度计研究了钕铁硼永磁片产生的7种强度的静磁场(520Gs、750Gs、1000Gs、1250Gs、1400Gs、1750Gs、2000Gs)对人体皮肤温度和左室520Gs和750Gs的静磁场,对皮肤温度并无明显积有场强达到1000G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85.
自1998年2月-2003年3月,共对鞭炮炸伤45例62指进行了再植术,通过术后严密观察其肿胀、血运、皮温等,了解了此类离断伤术后的特点,从而掌握了护理要点,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处理,提高了此类疾病的护理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1] 。但PCI又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治疗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并发症 ,如下肢静脉血栓、出血等。有研究表明[2 ] ,PCI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下肢血流减慢有关。本研究以下肢皮温为血液循环改善的指标 ,通过对PCI术后病人开始活动时间与下肢血液循环改善之间关系的探讨 ,确定PCI术后病人开始活动的最佳时间。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前瞻性地分析了 2 0 0 2年 1~ 3月在北京某三级甲医院…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寻找更有效治疗老年人Ⅱ期压疮的物理治疗方法。方法71例/次老年男性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紫外线照射治疗组39例/次,红外线照射治疗组32例/次。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压疮周边、距压疮周边5、10cm处的皮肤温度。结果紫外线照射治疗组平均治疗次数为(5.64±3.00)次,红外线治疗组为(11.75±7.57)次。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压疮周边、距压疮周边5、10cm处皮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皮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治疗老年人Ⅱ期压疮优于红外线照射。  相似文献   
8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但 PCI 又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治疗方法,经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下肢静脉血栓、出血等。有研究表明,PCI 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下肢血流减慢有关。本研究以下肢皮温为血液循环改善的指标,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270例三江侗族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红外皮温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70例GERD患者,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对患者进行体质判定,并运用数字式医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患者的红外皮温情况.结果:270例GERD患者中,阳虚质夹气郁质最多,其次为阳虚质夹痰湿质、阴阳两虚质,其他偏颇体质及平和质最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GERD患者中医体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质夹气郁质红外分布特点:督脉轨迹不显示或者断续,咽喉部、剑突下、两侧胁肋部呈高温分布,下焦、肾区呈凉偏离;阳虚质夹痰湿质红外分布特点:督脉轨迹不显示或者断续,胸骨后、剑突下呈高温分布,双眼皮温呈"镜片征"或者"八字征",督脉、中焦、下焦、肾区呈凉偏离;阴阳两虚质红外分布特点:督脉轨迹不显示或者断续,口腔、咽喉处、胸骨后或者剑突下呈高温分布.偏于阳虚者,督脉、中焦、下焦、肾区呈凉偏离;偏于阴虚者,头面、四肢呈热偏离,督脉、中焦、下焦、肾区呈凉偏离.结论:270例三江侗族GERD患者以阳虚质夹气郁质、阳虚质夹痰湿质、阴阳两虚质最为常见,不同体质GERD患者红外皮温具有共性,其特点为咽喉处、胸骨后、剑突下为高温分布.  相似文献   
90.
赵芳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3):3781-3781
患者男,24岁,汉族。因右侧髋部疼痛1个月,加重伴活动受限2d,于2007年1月11日收入我院骨科,患者抬入病房,痛苦面容,被动右侧卧位,右髋关节周围不红,无浅表静脉怒张,局部皮温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