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3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646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69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80篇
内科学   426篇
皮肤病学   123篇
神经病学   99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2262篇
预防医学   237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1674篇
  1篇
中国医学   2189篇
肿瘤学   19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340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彭晓琳  徐建  郝丽萍  应晨江  孙秀发 《营养学报》2012,34(5):501-503,506
目的分析我国各地区常见食物样品中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方法采集华南、华北、华西及华中四地区常见蔬菜水果前处理后,用HPLC方法分析样品中的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结果华西地区的芹菜白藜芦醇总量最高,总量约7.85 g/g。不同地区的同一种食物中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不同,同一地区的同一类蔬果中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也有差异,但其含量无明显的地区及种类特异性。白藜芦醇苷是蔬菜水果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且其含量多高于白藜芦醇。结论蔬菜瓜果是居民摄入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的主要食物来源,含量以红提皮和芹菜最高。  相似文献   
992.
腔隙梗死 (lacunarinfarction ,LI)是脑梗死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由其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长期慢性积累的过程 ,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包括 :运动、感觉障碍 ,构音障碍 ,假性球麻痹以及不同程度的痴呆等。我们于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3年 1月选择白藜芦醇作为神经保护的干预用药 ,利用Toshima腔隙梗死模型〔1〕,初步探讨白藜芦醇对腔隙梗死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成年SD雄性大鼠 6 0只 ,体重 2 70~ 330g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5只。白藜芦醇干预组 1~ 3,药物剂量分别为 10 6、10 7、10 8g/kg ,(白藜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在白藜芦醇(Res)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常规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MTT法检测Res和GW9662(PPAR-γ特异阻断剂)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PPAR-γ,Cyclin D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γ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yclin D1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Res以时间、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P<0.05),使细胞周期停留在G1期;胃癌细胞SGC-7901存在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Res呈浓度依赖性的激活PPAR-γmRNA的转录.25,50,75,100μmol/L Res作用于胃癌细胞后,细胞中PPAR-γmRNA相对表达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22.2%,195.1%,232.9%和277.1%(P<0.05),而PPAR-γ蛋白的表达几乎没有变化;胃癌SGC-7901细胞高水平表达Cvclin D1,Res显著的抑制Cyclin D1的表达.经25,50,75,100μmol/L Res处理后,Cyclin D1 mRNA抑制率分别为11.3%,24.3%,35.4%,59.5%,而GW9662能够明显降低Res的上述作用.结论:Res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部分的通过激活PPAR-γ从而抑制Cyclin D1的表达,使癌细胞停留在G1期,抑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94.
淫羊藿甙对原代培养神经元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淫羊藿甙对体外原代培养神经元缺氧缺糖损伤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乳鼠皮质神经元,在缺氧缺糖4、6、8 h时检测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淫羊藿甙处理组的神经元细胞噻唑蓝、乳酸脱氢酶(LDH)病理学指标变化。结果 模型组在缺氧缺糖4、6、8 h后噻唑蓝值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LDH漏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淫羊藿甙组与相应模型组比较,可提高缺氧缺糖的神经元生长能力,使噻唑蓝值有所上升;LDH漏出率有所下降;改善细胞形态。 结论 淫羊藿甙对体外原代培养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淫羊藿甙有利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5.
白藜芦醇抗肺部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藜芦醇,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已发现它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心血管保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白藜芦醇还有防治肺部疾病的作用。就近年来白藜芦醇对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肺损伤、肺癌、肺动脉高压等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介绍和探讨,深入研究这些机制将为许多肺部疾病开辟新的治疗途径,为白藜芦醇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经常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可以减少患一些癌症的危险。在该类蔬菜中含有一类含硫化合物,硫代葡萄糖甙(glucosinolates,GS),是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因其侧链基团的不同,可分为三类:脂肪类、芳香类和吲哚类硫代葡萄糖甙,定位在细胞的液泡中。  相似文献   
997.
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心力衰竭犬,静注甲腈吡酮(milrinone,Mil)0.05,0.1mg/kg及地高辛(digoxin,Dig)0.05mg/kg后,左室压力上升、下降速率(±LVdp/dt max)和左室收缩力(LVCF)明显增加。这表明有明显正性肌力和正性舒张作用。静注Mil 0.1mg/kg后,动脉平均压和左室舒张末期压均降低,心率稍加快;0.05mg/kg对上述指标无影响。静注Dig 0.05mg/kg后血压升高;十二指肠注入0.2mg/kg的Mil及黄夹次甙乙(neriifolin,Ner)亦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同剂量的Dig则作用不明显。普萘洛尔(心得安)引起的心衰豚鼠在静脉恒速注射Mil、Ner及Dig后均有强心作用。Ner的治疗量最小,Mil的安全范围最宽。Dig和Ner均能引起心律失常,Mil的此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8.
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以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以百令胶囊、雷公藤多甙。结果治疗组尿蛋白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百令胶囊加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IV期可以减少蛋白尿的漏出。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黄芪甲甙对类胰升血糖素肽 - 1的作用。方法 用三种不同浓度黄芪甲甙溶液给 Wistar大鼠腹腔注射 ,并于 3、4、5 w后取血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芪甲甙的含量。结果 经过统计学处理发现 ,经黄芪甲甙作用 ,大鼠血浆中类胰升血糖素肽 - 1含量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P<0 .0 5) ,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分泌作用增加。结论 黄芪甲甙具有促进类胰升血糖素肽 - 1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Effect of resveratrol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5-FU on murine liver cancer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IM: To study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resveratrol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5-FU on murine liver cancer. METHODS: Transplantable murine hepatoma22 mode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resveratrol (RE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5-FU in vivo. H22 cell cycles were analyzed with flow cytometry. RESULTS: Resveratrol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murine hepatoma22, after the mice bearing H22 tumor were treated with 10 mg/kg or 15 mg/kg resveratrol for ten days, and the inhibition rates were 36.3% (n = 10) and 49.3% (n = 9), respectively, which increased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trol group (85+/-22 vs 68+/-17, P<0.01). RES could induce the S phase arrest of H22 cells, and increase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in S phase from 59.1% (n = 9) to 73.5% (n = 9)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P<0.05). The enhanced inhibition of tumor growth by 5-FU was also observed in hepatoma22 bearing mice when 5-FU was administered in combination with 10 mg/kg resveratrol. The inhibition rates for 20 mg/kg or 10 mg/kg 5-FU in combination with 10 mg/kg resveratrol were 77.4% and 72.4%,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of 20 mg/kg or 10 mg/kg 5-FU alone, in which the inhibition rates were 53.4% and 43.8%, respectively (n = 8).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group and 5-FU group. CONCLUSION: RES could induce the S phase arrest of H22 cells and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5-FU on murine hepatoma22 and antagonize its toxicity marked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sveratrol, as a biochemical modulator to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5-FU, may be potentially useful in cancer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