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8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3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968篇
内科学   47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32篇
综合类   1744篇
预防医学   2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9篇
  11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67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Zhao D  Zhang W  Jin S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3):199-201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作为肠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RAP方法研究了40例大肠组织(包括37例大肠癌,3例良性大肠疾病)和20例相应癌旁上皮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20例癌旁上皮和3例良性疾病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均为阴性;而37例大肠癌组织中,35例显示端粒酶活性表达为阳性,阳性率为94.6%。结论端粒酶是特异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基因标志,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理想标志物  相似文献   
92.
若干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Shi X  Zhou Y  Xia L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37-439
目的综合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GGT)、唾液酸(SA)和癌胚抗原(CEA)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以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PHC、8例肝转移癌、89例良性肝病及131例非肝病者,联合检测AFP、AFu、GGT、SA和CEA。结果5项指标对PHC诊断的敏感性分别是65.4%、70.8%、34.8%、60.2%和36.4%;特异性分别为92.6%、98.1%、87.1%、94.5%和77.8%;AFP、AFu、GGT和SA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的敏感性是81.4%,特异性为91.6%。结论5种肿瘤标记物中,AFu和AFP对PHC诊断意义较大;AFu、AFP、GGT和S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3.
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和一氧化氮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勇  金同玉 《淮海医药》2003,21(6):442-443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 (CEA)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免法和生化法测定了 4 0例肺癌患者血清中CEA和NO含量 ,并以 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CEA和NO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水平 (P <0 .0 1) ,术后CEA和NO水平下降。结论 CEA和NO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前后血清 SA、CEA、SCP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 4 3例食管癌患者血清 CEA含量 ,化学法测定 SA和 SCP含量 ,并以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前血清 SA、CEA、SC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P<0 .0 1) ,手术切除后 6个月转移者血清 SA、CEA、SCP水平持续异常 ,未转移者血清 SA、CEA、SCP在正常水平。结论 血清 SA、CEA、SCP含量测定的变化与食管癌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血清CA125(肿瘤相关抗原125)、CEA(癌胚抗原)含量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测定145例肺炎、肺结核及肺癌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中CA125和CEA含量显著高于肺结核及肺炎组患者.结论:血清CA125、CEA检测在肺癌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索使用质粒转导制备转基因DCs疫苗的方法。方法 采用细胞因子rhIL 4和rhGM CSF诱导培养法制备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用Lipofectine向人DCs转染含人CEA真核表达质粒。结果 转染组DCs培养上清CEA含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培养上清CEA含量。结论 人CE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DCs可内源性表达CEA  相似文献   
97.
胸水中CEA CYFRA21-1 NSE和LDH对肺癌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CEA、CYFRA21-1、NSE、LDH水平对癌性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胸水中的CEA、CYFRA21-1和NSE,采用酶法检测LDH。结果:恶性胸水的CEA、CYFRA21-1、NSE、LDH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水(P<0.01),肺腺癌CEA明显高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P<0.01),肺鳞癌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腺癌(P<0.05)和小细胞肺癌(P<0.01),小细胞肺癌NSE明显高于鳞癌(P<0.01)。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结论:联合检测胸水中的CEA、CYFRA21-1、NSE和LDH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8.
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除影像学方法外,血清甲胎蛋白(AFP)是最常用、特异性高的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虽然对消化道肿瘤有诊断意义,但灵敏度低。加拿大学者于1989年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现称为肿瘤相关物质),对多种肿瘤有诊断意义,为早期发现癌及转移的有效指标。本研究联合检测上述三种标志物,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
70例不同胆囊病变标本包括胆囊腺癌30例]、胆结石20例、慢性胆囊炎20例,应用免疫组化观察P53蛋白、癌胚抗原(CE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状态及病变组织内S-100蛋白阳性树突状细胞(S-100 DC)浸润情况。p53蛋白、CEA及PCNA表达的阳性检出率,胆囊癌组分别为46.7%(14/30)、30%(9/30)及86.7%(26/30);胆囊结石组分别为0、15%(3/20)及35%(7/20);胆囊炎组分别为0、0及25%(5/20)。癌与非癌病变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S-100 DC浸润阳性检出率,癌组织为40%(12/30)、胆囊结石组织为50%(10/20)、胆囊炎为85%(17/20)。S-100 DC的阳性检出率与组织内浸润细胞的密度,胆囊炎组与癌、胆囊结石组之间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1)胆囊炎组织无肿瘤相关分子表达,但存在较高的免疫活性;2)胆结石标本内存在某些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且其免疫活性有所降低。这种病变可能有较高肿瘤发生的危险;3)胆囊癌组织不仅有突变型P53基因、CEA及PCNA的过度表达,同时伴有免疫能力的损害,丧失了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从而有利于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lingcelmuclearanligen,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表明在癌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越高生存期越短,生存期随百分比下降而延长,说明PCNA与乳腺癌近期复发率、死亡率有明显相关性。而癌胚抗原(CEA)的表达与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对30例的研究结果认为PCNA表达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价值。PCNA在细胞内的含量,反映了细胞的增殖状态,当PCNA在肿瘤细胞内含量高时,细胞增生活跃,倍增时间短;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表现为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组织侵袭力强,复发及远处转移早,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