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61.
《亚太传统医药》2006,(10):73-73
甲骨文是甲文和骨文的简称。甲文多刻在龟的腹甲上,少数刻在龟的背甲上;骨文主要刻在牛胛骨和鹿头骨上——二者合称龟甲兽骨文字。甲骨文反映了商代的历史,这种文字埋藏在地下3000多年,直到19世纪末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  相似文献   
62.
中耳炎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藉有载:(1)殷代甲骨文中有“耳病”的记载;(2)巢氏病源一书有关耳疼证侯的描述:耳部跳痛不治会成痉,脊强背直。若成脓排出,则邪气歇。古希腊Hippocrates亦曾说过:伴有持续高热的剧烈耳痛,是可畏的,因为有使人发生谵妄和死亡的危险。1中耳炎手术的分类中耳炎手术可分为:(1  相似文献   
63.
“身”字,《甲骨文合集》13666号字形(?),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文从人而隆其腹,象人有身之形,当是身之象形初字。”可知为身孕,此从人的腹中小身着眼而取其义。“身”字,小篆字形(?),许慎《说文解字》:“身, 躺也。象人之身。”可知为人身体义,此从人的大身着眼而取其义,其中身体义为一般义、常见义,《三国志·华佗传》有“伤身”语,即谓小产(说见清代黄生《字诂义府合按》)。《内经》中“身”凡249见,其中247见为身体  相似文献   
64.
殷契段实甲骨文是商前卜人(史官)实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占卜纪事的文字.泛称甲骨文,时间距今三千三百至四百年前。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有系统能与现代汉字相连续的文字,这一点与世界各地数千年前的“死文字”是根本不同的,而且这种文字是以象形、会意、假借、形声”组成的最早的汉宇。但是由于商朝覆亡后,首都(现河南安阳)连同其政治、文化及其档案文字(成堆的甲骨文)均于动乱中埋藏于废墟中.以后数千年中,人们只知”殷墟旧址,而不知商有文字,直到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世人才以假“龙骨”药材出售的和骨片上有文字被学者…  相似文献   
65.
沈洪 《健康管理》2013,(2):112-113
医学起源一定是与人类相伴而生,历史久远。在人类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约BC1000年)、古印度(BC 750年)、古希腊(BC 600年)、中国(BC 100年)文字或绘画描述中都可获得医学的证据。无疑,人类渴望不断地深入认识自己,认识身体和与其相伴的疾病,也渴望揭示那些无法直视的心灵奥秘。自人类创造的医学征服了许多疾病,缓解了病苦,由此更坚信医学技术的发展能改变人类更多的未来。但如果医学  相似文献   
66.
傅先生的进一步探索血吸虫病的来源一文,先见于江西中医药1956年9月号,继见于今年5月号中医杂志,观其全文主旨,大致是这洋:1.认为血吸虫病,所以蔓延于中国,是十六世纪时,明代日本浸华之乱,窜摄于我国的苏浙闽粤沿海各省,因此吸血虫病扩大流行。2.否定殷墟甲骨文,周礼、山海经、千金、外台等虫毒的记载,是有在现  相似文献   
67.
《海南医学》2010,21(15):88-88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相似文献   
68.
    
"女"是象形字。"女"的甲骨文、金文像人屈膝交手之形,意为女子、女性。这是因为妇女多于室内活动,屈膝交手乃常见姿态,这种姿态被看作女性的举止特征,与田力之"男"相区别。后来字形演变,或在头部加一横画以示其头饰,或于胸部加两点以示乳,女性特征更加明显。同时,"屈膝交手"也表明古时男尊女卑,妇女处于顺从、依从地位的礼仪规范。  相似文献   
69.
《儿童与健康》2013,(4):1-1
醋和酱一样,是一种十分古老的酿造调味品,据现有文字记载,以曲作为发酵剂来发酵酿制食醋的所谓东方醋起源于中国,据有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至少也在三千年以上。“醋”中国古称“酢”、“醯”、“苦酒”等。“酉”是“酒”字最早的甲骨文。同时把“醋”称之为“苦酒”,也同样说明“醋”是起源于“酒”的。我国著名的醋有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保宁醋及红曲米醋。  相似文献   
70.
古人的抗疫     
瘟疫侵袭人类,从古至今,都有发生。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有"疾疫"、"疾年"等文字记录。两汉时期是古代对瘟疫记录最多的时期,东汉时期暴发的"毒言"是汉代在热带地区流行的通过唾液传播的一种皮肤性传染病。东汉的王充在《论衡·言毒篇》中对该瘟有载:"太阳之地,人民急促,促急之人口舌为毒。"同代的《睡虎地秦墓竹简》还有关于防治"毒言"的立法,清晰记录有对"毒言"者,知情者应主动断绝与其接触,不与患者一起饮食,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