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75篇
  免费   2805篇
  国内免费   1372篇
耳鼻咽喉   227篇
儿科学   236篇
妇产科学   236篇
基础医学   1414篇
口腔科学   186篇
临床医学   5717篇
内科学   3250篇
皮肤病学   967篇
神经病学   654篇
特种医学   9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428篇
综合类   14851篇
预防医学   3313篇
眼科学   173篇
药学   13232篇
  152篇
中国医学   5302篇
肿瘤学   542篇
  2024年   396篇
  2023年   1453篇
  2022年   1237篇
  2021年   1911篇
  2020年   1828篇
  2019年   2094篇
  2018年   995篇
  2017年   1956篇
  2016年   2048篇
  2015年   2159篇
  2014年   3204篇
  2013年   2978篇
  2012年   3341篇
  2011年   3164篇
  2010年   2584篇
  2009年   2312篇
  2008年   2336篇
  2007年   2114篇
  2006年   1866篇
  2005年   1792篇
  2004年   1607篇
  2003年   1385篇
  2002年   1178篇
  2001年   1114篇
  2000年   837篇
  1999年   755篇
  1998年   685篇
  1997年   647篇
  1996年   698篇
  1995年   610篇
  1994年   541篇
  1993年   374篇
  1992年   336篇
  1991年   368篇
  1990年   321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杨巍  赵春丽 《医学文选》2006,25(2):247-247
甲氰咪胍为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短期治疗时毒性低、副作用少,常见有头痛、头晕、肌痛、嗜睡、腹泻、皮疹、恶心等,但对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影响报道较少。我们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遇到甲氰咪胍致心律失常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下称甲低)是一种常见的能引起小儿智力低下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患儿出生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出现较典型甲低症状时多已有不可逆的大脑损害,常造成终生残疾。90年代以来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CH的发生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如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甲状腺球蛋白(TG)、钠碘转运体(NIS)。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病人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靶控输注(TCI)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方法SICU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n=10):A组采用恒速输注咪达唑仑0.06 mg·kg-1·h-1镇静;B组采用咪达唑仑TCI镇静,初始血浆靶浓度为60 ng/ml;C组在BIS指导下咪达唑仑TCI镇静,初始血浆靶浓度为60 ng/ml。每30 min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镇静深度,若Ramsay镇静评分小于或大于4分,则A组输注速率增加或减少0.02 mg·kg-1·h-1,B组血浆靶浓度增加或减少20 ng/ml。C组若BIS大于或小于70,则血浆靶浓度增加或减少20 ng/ml。B、C组均随机抽取30份2 ml动脉血样,测定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用偏离性和精密度评价TCI系统的性能。结果咪达唑仑TCI系统的偏离性为12.5%,精密度为22.5%。咪达唑仑实测血药浓度与Ramsay镇静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7(P<0.05)。镇静过程中C组Ramsay镇静评分4分所占比例(54%)高于A组(28%)和B组(40%)(P<0.01)。结论咪达唑仑TCI系统的性能可靠,用于SICU病人以BIS为70调控咪达唑仑TCI,可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64.
889份痰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分析;分子水平快速诊断败血症致病菌的研究;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评价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测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多态性分析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表皮葡萄球菌携带甲氧西林等五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65.
田志松 《医药导报》2006,25(5):404-405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1’-羟基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Zirchrom 反相柱(Kromasil C18, 250 mm×4.6 mm,5 μm);柱温:40 ℃;流动相:醋酸铵水溶液-甲醇(35∶65,V/V);流速:1.5 mL·min-1,样品经碱化提取分离后,流动相溶解,在220 nm波长处检测,内标:地西泮溶液。结果1’-羟基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分别在0.005 ~0.100和0.01 ~0.2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和0.003 μg·mL-1。萃取回收率均>95%,日内和日间RSD均<5%。结论该方法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可靠,可用于研究体内CYP3A4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6.
75%酒精治疗锝亚甲二磷酸盐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75%酒精治疗锝亚甲二磷酸盐(99Tc-MDP)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对应用99Tc-MDP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静脉炎的30例患者采用75%酒精纱布湿敷,测量患者湿敷前后疼痛程度、起效时间及预后等。结果21名患者湿敷4~5h有效,9名患者当天湿敷有效,继续敷用2~3d后痊愈,有效率100%;湿敷前后患者疼痛指数分别为5.6分、3.2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湿敷后平均46.2min疼痛开始缓解。结论75%酒精湿敷可以明显改善因99Tc-MDP静脉输入所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67.
二甲双胍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中,常用克罗米酚(CC)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但此类患者常合并CC抵抗,治疗效果不佳.本文用二甲双胍加CC治疗该类患者,效果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68.
甲襞微循环监测在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襞微循环监测在嗜铬细胞瘤术前药物准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对2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用竹林胺药物准备前、后,以及术后2~3个月,通过WXT-4型微循环图象计算机分析系统监测甲襞微循环,在微循环形态、血管流态、血管周围的情况三方面共22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与t检验。结果:20例患者经药物准备前后,在血管襻清晰度、管襻数、输入支管径、输出支管径、管襻长度、红细胞聚集程度、血色、形态积分、流态积分、总积分这10项微循环指标的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手术前后微循环各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襞微循环可以较好地反映全身微循环的状况,甲襞微循环监测可作为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的一项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9.
氯丙咪嗪联合电休克治疗强迫症2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药物与电休克(ECT)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2-R强迫症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24例采用氯丙咪嗪联合ECT作为研究组,24例单用氯丙咪嗪作为对照组,均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氯丙咪嗪联合电休克组疗效明显优于氯丙咪嗪组。结论氯丙咪嗪联合电休克治疗强追症起效快,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11月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4例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500mg,一日3次,8~24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GF-1、IGFBP-1、空腹胰岛素及睾酮水平,并对月经恢复、排卵、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二甲双胍可降低血清空腹胰岛素及睾酮水平,能显著升高IGFBP-1水平,治疗前后血清IGF—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单纯二甲双胍治疗后月经恢复率为41.67%(10/24);自然排卵率为25.00%(6/24),自然妊娠率为12.50%(3/24)。二甲双胍加促排卵治疗共18个周期,排卵周期率66.67%(12/18),妊娠周期率为11.11%(2/18)。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清空腹胰岛素及睾酮水平,增高IGFBP-1水平,可以改善卵泡微环境,有助于月经恢复,提高促排卵和妊娠率.是治疗PCOS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