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90篇
  1篇
中国医学   62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门脉高压大鼠门静脉压力、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M ed lab-Ug4Cs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放免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心得安对照组、加味瓜蒌散治疗组大鼠门静脉压力、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门静脉压力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加味瓜蒌散各剂量组、心得安对照组大鼠门脉压力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加味瓜蒌散各剂量组大鼠门脉压力与心得安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加味瓜蒌散各剂量组大鼠Ⅳ-C、PCⅢ、HA、LN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而心得安组大鼠Ⅳ-C、PCⅢ、LN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HA明显升高(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在改善肝纤维化指标方面优于心得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良好的抗肝纤维化、阻止肝硬化形成、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草乌、草乌与瓜蒌和草乌与白及配伍对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作用与增毒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给予2%,8%,16%浓度的含药大鼠血清作用于心肌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比较对心肌细胞毒性大小,再利用试剂盒测定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DH)含量、Na+-K+-ATP酶活力与含量以及细胞凋亡率,研究增毒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大鼠含药血清浓度的升高,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 P<0.05)。给药组LDH含量显著升高( P<0.05);Na+-K+-ATP酶活力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P<0.05);Na+-K+-ATP酶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浓度在8%,16%时,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草乌对心肌细胞有明显毒害作用,与瓜蒌、白及配伍后毒性增强;其增毒的机制是能显著增大心肌细胞膜通透性,破坏细胞能量系统,诱导细胞自身凋亡,加速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93.
我院自1995年~2003年间,用生脉散合瓜蒌薤白汤加减治疗冠心病188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
95.
胸痹心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属现代医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引起的心绞痛及心包炎等疾病范畴。近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57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住院病人,临床以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现代理化检查:心电图ST-T改变、病理性Q波或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部份病人心肌酶学异常。57例病人中,男44例,女13例;年龄45~78岁,平均62岁。2治疗方法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根据病情、结合我院实际…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且发病年龄呈提前趋势。笔者经临床观察之后 ,用中药治疗其中痰浊痹阻型冠心病 5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选取 50例中 ,其中男 4 8人 ,女 2人。年龄在 4 5~ 50岁的中青年劳动者 ,病程在半年至 2年之间 ,其中 2 6例病人患过急性心肌梗死 ,2 4例亦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50例患者常服扩冠抗凝中药且多服用过活血化瘀类中药。心电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改变。服上述药物后 ,病情有所缓解 ,但疗效不满意。上述病例均符合冠心病 (胸痹 )痰浊闭阻一型。2 治疗方法50例患者均在未停服西药情况下 ,配合口…  相似文献   
97.
笔者用加味神效瓜篓汤治疗乳癖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治疗统计 30岁以下1例,31~40岁2例,41~50岁21例,51岁以上6例。治愈(乳房内肿块消失或基本消失,无疼痛及其他不适)28例,占93%:好转(肿块缩小,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例,占7%;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98.
自1985年以来,运用“乳腺 X 线摄影机”检查病人共503名,其中乳腺小叶增生219名,临床及 X 线片检查资料较完整,服用“乳核散结片”加煎瓜萎治疗5~12个月,并随访观察的153例,兹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53例,均经过临床医生触诊检查发现乳房区内有各种形状肿块,并行“乳腺 X线”常规照片(必要时加照轴位与斜位)而明  相似文献   
99.
杨淑清 《临床荟萃》1992,7(8):360-361
冠心病为冠状动脉的病变,心脉瘀阻,气机郁滞,中医辩证分型可分为气滞血瘀型和气虚血阏型,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在病理生理上存在着不同的物质基础,致使血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和临床症候群。气滞血瘀是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枢机不利则三焦不通拥塞不畅,则“血瘀”形成或“瘀症”发作的急性阶段临床上出现标本具实症;而气虚血瘀是机体处于“血瘀”形成后机能低下发作后的慢性阶段,临床表现标本具虚或际虚本实的症候群。  相似文献   
100.
笔者近年来应用自拟神效瓜蒌汤加减;配合木香饼外敷治疗乳腺增生9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最小20岁,最大54岁,平均年龄35岁;发病时间最短20天,最长8年;其中已婚94例,未婚3例。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乳房胀痛块或肿块,双侧乳房肿块19例,占19%,左侧49例,占49.7%,右侧29例占33.4%。病例选择:1.临床乳房触诊及钼钯摄电诊为乳腺增生;2.排除乳腺炎,及乳房的其它乳疾;3.内服外治满1个月者。治疗方法药物分内服和外敷两种,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