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15篇
预防医学   122篇
药学   176篇
  1篇
中国医学   210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甲亢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在山区发病率很高。甲亢后引起阳萎,主要病机为阴虚火旺。笔者以滋阴降火之法,未投一味壮阳药物,尝治数例,均奏良效。故略陈管见,以飨同道。例1:陈某,男,29岁。1985年7月18日初诊。患者2年前出现急躁易怒,多汗手抖。经吸碘试验、T3、T4检查,确诊为甲亢。服用他巴唑等药物治疗,半年后出现阳萎。自以为系抗甲状腺激素药物所致,但专科医师否认所服药物可致阳萎,并以药典作了验证。患者仍疑而不信,私自停药达半年,则阳事仍不能举,同房从未成功而求治中医。证见:形体强壮,双目有神,睡眠不佳,腰痛胯热,五心烦躁,夜时盗汗,脉数,舌红津少。证属阴虚火旺,宗筋失  相似文献   
32.
自1998年5月~2006年5月,笔者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并配合内服活血理气、通络止痛中药治疗单纯月骨脱位1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男8例,女3例;年龄20~46岁,平均28岁;左侧4例,右侧7例;受伤姿势均系手掌过伸位着地。就诊时间为伤后1小时  相似文献   
33.
健脾疏肝利水法为主内外合治恶性腹腔积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健脾疏肝利水为主的中医药内服外敷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设治疗组 3 8例采用内服中药加中药外敷腹部 ,配服西药利尿剂。对照组 2 7例 ,常规服西药利尿剂及对症治疗 ,疗程均为 1个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65 7% ,对照组有效率为 48 1% (P <0 0 5 )。生存期 6个月以上、1年以上者 :治疗组分别为 12例、4例 ,对照组为 5例、0例。提示以中医药内外合治为主对恶性腹腔积液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用西药利尿剂  相似文献   
34.
温经理气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2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温经理气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痛经患者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颗粒剂方(吴茱萸、小茴香、炮姜、细辛、乌药、香附、延胡索、川楝子等),经期服用7d,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用复方益母草膏,服法、疗程同治疗组。用Huskisson创立的并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痛经进行客观量化评价,同时用RSS回顾性量表评价痛经伴随症状,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对疼痛判断的影响。观察服药3个月经周期后及停药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临床多见寒凝、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且温经理气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优于活血化瘀法。  相似文献   
35.
和建英 《河南中医》2009,29(8):798-79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应用青霉素针100mg/(kg·d)、病毒唑针10mg/(kg·d)静滴,并对症支持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加用自拟中药理气化痰汤,1周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情况及退热和解痉止痛药等使用情况,判断近期疗效。结果:2组腹痛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伴随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比较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退热药、解痉药使用次数相比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6.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但消化道的其它手术有时也发生胃动力性障碍导致胃排空障碍。我院自1998~2006年共诊治腹部手术并发FDGE9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孙某某,女,12岁。2002年12月6日初诊。患儿食欲不振,偏食,不食荤菜,仅吃蔬菜,已达2年之余。平时贪食冷饮、巧克力、酸奶。经常感觉头晕疲乏、胸闷脘胀。经外院诊断为"厌食症"、"消化不良"。曾服用"葡萄糖酸锌"、"吗丁啉",但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益肝消鼓汤治疗3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并与30例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获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根据女性的病理、生理的特殊性,观察应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妇科病的疗效,针对不同的疾病拟定不同的服药时间和方药的加减而达到治疗目的。文章着重阐述了祖国医学对女性的病理、生理的认识以及理气药在妇科中应用的特殊性。应用理气药,注意其利弊,变弊为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0.
温胆汤方出自《千金方》,主要功效为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笔者在临证中,运用温胆汤治疗小儿杂证,收效甚佳,在此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