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5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714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1104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57篇
综合类   1617篇
预防医学   448篇
眼科学   289篇
药学   857篇
  15篇
中国医学   639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患者,女,1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1天”于2005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上腹部疼痛,约40分钟后疼痛向右下腹转移并固定。时有恶心,未呕吐,无心悸、头昏、头痛亦腹泻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入院查:体温38.1℃,脉搏21次/分,心率79次/分,血压14.5/9.5 kPa,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心、肺阴性,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两肾区无叩击痛。血常规:白细胞13.8×109/L,诊断:急性阑尾炎。入院后在头孢霉素皮试阴性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克林霉素、甲硝唑及对症支持等治疗。3天后因患者并发上呼吸…  相似文献   
32.
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的慢性宫颈炎病人1632例,其中958例行宫颈炎性病灶消融术,511例行宫颈环切术。163例行宫颈锥切术。比较不同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环形电刀切除术对各种类型慢性宫颈炎的总治愈率达95.8%,总有效率为100%,各术组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最大的为宫颈锥切组,其次是宫颈环切组,再次为病灶消融术组。术后有4.4%的患者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再次止血。结论 环形电刀切除术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适当的操作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病灶消融术效果好而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33.
患者,女性,50岁,因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半年于2004年5月18日入院,半年来多次查肝功能均示转氨酶增高,乙肝两对半示HBsAg(-),HBsAb(-),HbeAg(-),HbeAb( ),HbcAb( ),HBv-DNA(-),HCV-RNA(-),HEV-RNA(-),HGV-BNA(-).按慢性肝病(病因未明)给予保肝、降酶等处理,效果欠佳.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口腔溃疡"病史3年.入院时查体,BP 120/70 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关节无红、肿、畸形、活动障碍.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肾功能正常.肝功能示,ALT 120.2 u/L、AST140.9 u/L、GGT 772 u/L、ALP 613 u/L、TBIL 38 μmol/L、DBIL 19.6 μmol/L、IBIL 18.4 μmol/L.血清蛋白电泳示,A 50%、a12.1%、a2 6.4%、β 10.7%、γ 30.8%.免疫球蛋白示,IgG 19.16 g/L、IgA 2.26 g/L、IgM 3.25 g/L、ESR 98 mm/h、RF-IgA(-)、RF-IgG(-)、RF-IgM(-),抗环瓜氨酸肽抗体IgG(-),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Sm抗体( ),抗SSA抗体( ),抗Ro-52抗体(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 ).腹部B超示,脾肿大、左肝增大.腹部CT示早期肝硬化、轻度脂肪肝.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给予口服强的松50 mg/d及保肝药物治疗1个月,以上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4.
35.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近来成为一个热点,我科近2年来以NB-UVB光疗治疗了200例患者,大部分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是有2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红斑反应后皮损增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躯干、四肢起红斑、丘疹6个月,于2003年7月25日收入院。6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的躯干、四肢起红斑、丘疹,红斑上覆细薄鳞屑,部分丘疹2~4天后顶端出现水泡,溃破,形成溃疡、结痂,痂脱落后留有瘢痕,皮疹成批发生。在当地诊治(诊为过敏性皮炎)效果不理想。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T36℃,P78次份钟,R20次份钟,  相似文献   
37.
红斑反应与理想光子嫩肤术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红斑反应与理想光子嫩肤术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34 J/cm2的强脉冲光,对10只兔子(4个部位)分别照射1、2、3、4次,记录出现红斑反应的照射次数,术后第15天观察治疗部位切片,记录使皮肤真皮胶原蛋白增生的照射次数.结果 红斑反应的阈刺激照射次数是(2.60±0.52)次,真皮胶原蛋白增生的阈刺激照射次数是(3.00±0.67)次.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IPL致红斑反应的能量大小,与理想光子嫩肤术所需的能量接近.  相似文献   
38.
可变性红斑角皮病(EKV)已被证实分别与编码连接蛋白(Cx)31和Cx30.3的GJB3和GJB4基因突变有关。由Cx蛋白组成的缝隙连接为胞内通道,它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代谢和电生理功能的同步应答机制。在皮肤中,Cx31和Cx30.3在表皮颗粒层中表达,据说参与角质形成细胞的晚期分化。对5个EKV家系和3例散发病例进行GJB3和GJB4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突变分析揭示仅3例先证者存在疾病相关的Cx31和Cx30.3突变,其中2例是新突变,1例是频发突变。这些基因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斑角化性疾病的异质性本质,即并非所有临床诊断为EKV的个体均携带Cx31和Cx30.3突变基因。  相似文献   
39.
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2组金葡菌引起的急性严重皮肤病。本病起病急骤,全身出现弥漫性红斑,皮肤触痛,红斑上出现松驰性大疱或大片表皮剥脱,尼氏征阳性,形如大面积烫伤,大多见于婴幼儿。2002~2004年,我院共收治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0倒,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因面部、颈前水肿性红斑伴四肢肌肉酸痛、无力1年余就诊。曾在外院以“皮肌炎”,予口服强的松70mg,1次/d,2周后症状缓解,减量至6Omg,1次/d,以后每2周减量10mg,减至30mg,1次/d时持续服用3个月,病情稳定,强的松减至20mg,1次/d。6个月前,患者自行停用强的松。同年4月上述症状再次出现,遂来本科就诊。体检:T38.7℃,P120次/r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