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44篇
  免费   786篇
  国内免费   397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153篇
妇产科学   125篇
基础医学   548篇
口腔科学   125篇
临床医学   3971篇
内科学   1745篇
皮肤病学   162篇
神经病学   463篇
特种医学   5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993篇
综合类   5808篇
预防医学   2873篇
眼科学   183篇
药学   2899篇
  71篇
中国医学   1542篇
肿瘤学   346篇
  2024年   262篇
  2023年   1053篇
  2022年   693篇
  2021年   954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871篇
  2011年   798篇
  2010年   822篇
  2009年   797篇
  2008年   3479篇
  2007年   2118篇
  2006年   1645篇
  2005年   2674篇
  2004年   782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9 毫秒
991.
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具有恶性程度低、肿瘤生长缓慢、自然病程长、无法治愈且复发率高的特点[1]。套细胞淋巴瘤(MCL)兼具侵袭性淋巴瘤及惰性淋巴瘤的特征,预后较差[1]。长期以来,化学免疫治疗是iNHL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2],对于年龄小于65岁的年轻MCL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含大剂量阿糖胞苷的方案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患者的生存[3]。但iNHL和MCL的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67岁和60岁[1],大剂量化疗带来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极大影响,如何选择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案是临床亟待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祛风止痛胶囊口服联合自制接骨膏外敷治疗双膝骨关节炎临床运用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科门诊或住院病人中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应用祛风止痛胶囊口服联合自制接骨膏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口服治疗,12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随访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优于对照组(χ2=10.6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35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及KOA严重程度治疗指数比较有差异性(t=4.14 P<0.05)。结论 运用自制接骨膏外敷联合祛风止痛胶囊口服治疗双膝骨关节炎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现阶段政府、公众、企业及非政府组织(NGO)和社会团体对环境健康管理工作的影响程度,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环境、卫生领域的172名从业者,就上述环境健康管理的主体及参与者对相应工作的影响开展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计算主体与参与者四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其对环境健康管理工作影响的路径系数。结果政府、公众、企业、NGO和社会团体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并且现阶段政府、NGO和社会团体对环境健康管理工作有正向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470和0.231,P0.05);公众和企业在现阶段对环境健康管理工作虽存在正向效应,但未见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分别为0.136和0.111,P0.05)。结论现阶段,政府、公众、企业、NGO和社会团体还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今后应努力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环境健康工作局面,从而推动管理工作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994.
冯朝菊 《药物与人》2014,(1S):116-117
目的:分析在老年骨折护理中常见的不良因素,探讨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方法并研究其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老年骨骨折患者2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观察患者在院期间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3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管理加以防范,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在院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应在临床工中加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浆蛋白C(P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源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86例CHD患者(纳为疾病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85名(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APP-A、PC、hs-CRP水平,冠脉造影评估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随访疾病组预后,分析不同冠脉病变、不同预后CHD患者血清PAPP-A、PC、hs-CRP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疾病组血清PAPP-A、hs-CRP水平明显升高,P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CHD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依次明显升高,PC水平依次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共42例发生MACE事件(22.58%),发生MACE事件的CHD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较未发生者明显升高,而PC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CHD冠脉病变程度、预后与血清PAPP-A、hs-CRP呈明显正相关(r=0.546、0.607,P<0.05),与PC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12,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明显升高而PC明显降低,三者与CHD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或可作为CHD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96.
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日益增多,主要表现为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因此,研究外力程度与骨质疏松胸腰椎体骨折在影像MRI STIR上表现的关系,可以更好的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目的:探讨外力作用程度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3组中所有病例均行定量CT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骨密度值≤80 mg/cm^3)。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创伤史,分为无明显外力作用组(无明显诱因、无外力作用等)、低能量外力作用组(扭伤、弯腰提重物、扛重物等)、高能量外力作用组(平路摔倒臀部着地、跌倒、撞伤等),统计各组间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胸腰段和非胸腰段)、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椎体例数及所在的部位(胸腰段和非胸腰段)。3组间年龄属于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性别、骨折部位、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的椎体数量及所在部位属于计数资料,用Pearson χ~2检验。结果与结论:①纳入的3组病例共782例。无明显外力作用组334例,其中椎体内黑色线性信号114例;低能量外力作用组186例,其中椎体内黑色线性信号124例,高能量外力作用组262例,其中椎体内黑色线性信号87例;②3组间年龄、性别、骨折部位、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所在椎体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3组间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分割P值,降低检验水准(α’=0.05/3=0.017)。低能量外力作用组分别与无明显外力作用组、高能量外力作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无明显外力作用组与高能量外力作用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17);④并且低能量外力作用组中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率为66.7%,明显大于其他2组的43.1%和33.2%;⑤提示在创伤史中,相对于无明显外力作用和高能量外力作用,低能量外力作用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更容易导致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的出现,并且多见于胸腰段椎体。  相似文献   
997.
Chemerin is present in various inflammatory sites and is closely involved in tissue inflamma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hemerin treatment can cause either anti-inflammatory or pro-inflammatory effects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model being investigated. Elevated circulating chemerin was recently found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however, the role of chemerin in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remains unknown.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of exogenous chemerin (aa 17-156) aggravated the severity of 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induced colitis,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clinical scores, extensive mucosal damage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ocal and systemic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cluding IL-6, TNF-a and interferon (IFN-7). Interestingly, chemerin did not appear to influence the magnitudes of inflammatory infiltrates in the colons, but did result i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lonic expression of M2 macrophage-associated genes, including Arginase 1 (Arg-1), Yml, FIZZ1 and IL-IO, following DSS exposure, suggesting an impaired M2 macrophage skewing in vivo. Furthermore, an in vitro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chemerin directly suppressed M2 macrophage-associated gene expression and STAT6 phosphorylation in IL-4-stimulated macrophage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chemerin levels were found in colons from DSS-exposed mice and from ulcerative colitis (UC) patients and appeared to positively correlate with disease severity. Moreover, the in vivo administration of neutralizing anti-chemerin antibod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following DSS exposure. Taken together, our findings reveal a pro-inflammatory role for chemerin in DSS-induced colitis and the ability of chemerin to suppress the anti-inflammatory M2 macrophage response. Our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upregulated chemerin in inflamed colons may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IBD.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对心理和谐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中国农民心理和谐问卷,对云南和河南两省户口在农村的3332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济收入在人际氛围(F=3.003,P0.05)、生活环境(F=2.764,P0.05)、自我状态(F=13.195,P0.001)、总体心理和谐(F=4.927,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文化程度在社会环境(F=8.120,P0.001)、人际氛围(F=5.785,P0.001)、生活环境(F=6.559,P0.001)、自我状态(F=9.835,P0.001)、总体心理和谐(F=8.908,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对心理和谐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与心理和谐呈正相关。结论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民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对儿童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们收治的93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时PCT及CRP、并发症(腹腔脓肿、肠梗阻)、住院时间等.根据手术所见或病理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急性阑尾炎组和急性阑尾炎伴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组.结果 急性阑尾炎组53例,腹膜炎组40例.腹膜炎组出现并发症的比例高于急性阑尾炎组,住院时间较长,且PCT、CR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阑尾炎组(PCT:0.43 vs 3.37 ng/mL,P<0.001,CRP:3.0vs13.8 mg/L,P<0.001).在诊断腹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当PCT以0.93 ng/mL为阈值时,分别为85.0%、91.6%、88.3%、89.0%,而CRP以4.05 mg/L为阈值时,分别为90.0%、67.9%、67.9%、90.0%.结论 入院时PCT及CRP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PCT性能略优于CRP.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