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5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58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194篇
中国医学   227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中医古籍里常见瘘病。经文献考证,“瘘”字最初指颈部疾病,早期医籍中常与“鼠”并用,称为“鼠瘘”。至隋唐时期,“瘘”字出现义变,与“漏(瘺)”混用,多强调漏下脓血。但在实际运用中,“瘘”与“漏”仍承担着不同的分工。“瘘”作伛偻之义常在非医文献中使用,而中医古籍里鲜见,体现了中医古籍用字的精准确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历代书籍对黄芪的文献记载,对黄芪进行本草考证,总结黄芪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学书籍以及与黄芪相关的现代书籍与期刊,从黄芪的道地沿革、基源、名称、功效主治、炮制方法、分类品级以及黄芪在现代医学应用研究七个方面进行考证。结果:通过查阅,黄芪道地产区由之前的四川、陕西、宁夏地区逐渐过渡到山西、内蒙古地区,如今以山西、内蒙古地区的黄芪为优,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黄芪的发展历程和应用价值。黄芪作为最常用的中药补药,且应用范围广泛,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结论:黄芪最初以膜荚黄芪为正品,后来蒙古黄芪所替代,但膜荚黄芪仍作为正品被使用,为黄芪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黄芪作为最常用的中药补药,应用范围广泛,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3.
水蛭是一种常用的珍贵动物类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需求增加,价格攀升,市场上出现了水蛭的混淆品。通过收集活体水蛭样本,对照动物分类学专著、本草著作及鉴别研究报道,发现并确认市场上流通的2种水蛭混淆品为湖北牛蛭Poecilobdella hubeiensian Yang和棒纹牛蛭P. javanica (Wahlberg),以期为鉴别研究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藿香类临床常用中药主要有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 Benth.和唇形科藿香属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 O. Ktze.(又名土藿香),两者由于名称类似,容易造成混淆和混用。从本草考证、现代标准收录、化学成分差异、安全性用药4个方面总结2种藿香的研究现状。本草考证显示,明代以前只有藿香一名,根据植物形态及繁殖方式的描述确定为现今使用的广藿香;温病学派兴起后,土藿香在江浙一带开始使用,具有一定的药用历史。2种藿香曾作为正品藿香来源短暂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但《中国药典》1985年版之后仅收载广藿香。比较其化学成分,2种藿香含有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其临床功效有别的主要原因。广藿香临床使用尚无不良反应报道,而土藿香挥发油中的甲基胡椒酚成分具有致癌性,临床应用需谨慎。综合现代使用和研究情况,为规范药品名称,避免临床使用混淆,建议相关标准恢复传统藿香之名,基原为广藿香,同时以土藿香之名收载藿香属藿香,以示区别。  相似文献   
995.
□木为五加科□木属头序□木(Aralia dasyphylla Miq.)、刺茎□木(Aralia echinocaulis Hand.-Mazz.)、短序□木(Araliahenryi Harms.)以及食用□木(Aralia cordata Thund.)等多种植物的总称,为土家族民间医药中常用草药,主要药用部位为根皮.在土家族居住地区中有食用其嫩芽的饮食习惯,作食用的□木主要是食用□木(Aralia cordata Thund.),在该地区习称"白□木".由于该属植物的根皮独特的疗效,所以□木在土家族医药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有侗族之时,便产生了侗族医药。侗族医药,源远流长、古朴实用,独具特色。成为侗乡人们朝夕相共、不可缺少的抗衡疾病的手段。由于侗族过去没有自已的文字,有关侗药记载多以侗族聚居地所产及侗族人应用的形式散载在历代本草中。  相似文献   
997.
林殷 《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1):646-648
本文在考证历代文献的基础上,从“志”与“小”字的字义、字形与医理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医学理论中“志心”与“小心”的关系。指出“志心”之说在前,“小心”之说在后;至少在唐朝以前,“志”与“小”字在字义上是相通的,可互换使用,这在古代医籍和史籍中均有例证;篆体“志”字的上半部分,在字形上与手写体“小”字颇为相近,不排除古人在竖版抄写过程中将“志”字一分为二,误写或简写为“小心”两字的可能。隋唐医家杨上善所谓“志心”,是从脊椎之下往上数,系指左肾,因其藏志而为“肾神”。唐代医家王冰所谓“小心”,是从脊椎之上往下数,指“真心神灵之宫室”,可以理解为中医学的“心包络”。两位医家在“志心”与“小心”问题上的理解或诠注的歧义,反映出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998.
郁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近年来对郁金本草考证、资源分布、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覆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覆盆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果实,因叶裂如掌也称掌叶覆盆子,具有补肾固精、助阳遗尿的功效,除用于阳痿早泄、遗精、肾虚遗尿等症的治疗外,尚用于食疗和保健。本文就有关覆盆子研究情况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00.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治疗杂病的典籍 ,其首篇首条中的“十七句”(酸入肝 ,焦苦入心 ,甘入脾。脾能伤肾 ,肾气微弱 ,则水不行 ;水不行 ,则心火气盛 ;心火气盛 ,则伤肺 ,肺被伤 ,则金气不行 ;金气不行 ,则肝气盛。故实脾 ,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