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6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412篇
口腔科学   135篇
临床医学   640篇
内科学   317篇
皮肤病学   149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01篇
综合类   1252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315篇
  4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38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应用酶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diabetic,NOD)小鼠胰腺淋巴管的分布及微细结构进行了光镜及电镜观察。5′-核苷酸酶(5′-Nase)阳性小叶间淋巴管具有明显的神经支配和丰富的瓣膜,分布于整个胰腺。小叶内毛细淋巴管虽有典型的结构特征,如不规则的管腔、极薄的管壁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独特连接方式(端端、重叠与指状突起连接),但数量很少,其分布相对独立于毛细血管(碱性磷酸酶,即ALPase阳性)。胰岛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出现在生后4~5周,并开始于近血管或淋巴管一侧。糖尿病发病后,血糖浓度在短期内急剧上升,胰岛由严重的淋巴细胞浸润转化为β细胞脱颗粒及坏死。淋巴管内一般充满大量淋巴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内小泡明显增多,并有广泛的细胞质突起。其开放性细胞间连接均匀地附着有5-Nase反应颗粒,形成了相当大的细胞间通路(500~1500nm),可见细胞或纤维碎片从组织间隙经此进入淋巴管腔。结果提示,糖尿病胰腺的淋巴管对浸润的淋巴细胞、坏死的细胞成分和某些溶质等的转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家兔阑尾淋巴管铸型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凤彩  徐玉东 《解剖学报》1996,19(1):107-111
淋巴管铸型、冰冻断裂样品及半薄切片样品观察了家兔阑尾巴管及泡周围淋巴窦的立体构筑,可见在阑尾粘膜浅层存在一层毛细淋巴管网,粘膜深层有致密的毛细淋巴管丛,从毛细淋巴管丛发出许多短树枝样毛细淋巴管伸向胸腺依赖区。从粘膜浅层毛细淋忱网及粘膜深层毛细淋巴管丛都发出与腔面垂直的毛细淋巴管,与滤泡周围淋巴窦相连,滤泡周围淋巴窦位于淋巴滤泡的外面和底面从腔面观察,滤泡财要巴窦与粘膜深层的毛细淋巴管丛共同形成茶  相似文献   
73.
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同时探讨COX-2与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6例胃癌中COX-2的表达,同时标记CD34和D2-40,分别检测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46例胃癌中COX-2表达的阳性率为80.43%(37/46),COX-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P<0.05);COX-2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P<0.05);COX-2表达阳性组的MVD和MLD明显高于COX-2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COX-2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的血管和淋巴管形成而参与了胃癌细胞的浸润转移,导致胃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4.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10岁 ,主因发现心脏增大 3年入院。患者缘于 1996年 3月 1日因腹痛在当地医院拍胸部X线片时发现心影呈靴形 ,为进一步诊治于 1998年 2月 2 3日来我院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 ,提示 :前纵隔间皮瘤样改变。1998年 12月 30日为手术入我院。查体 :血压 90 / 6 0mmHg ,双肺呼吸音清 ,心界向左扩大 ,心率 90次 /min ,律齐 ,未闻及杂音 ,肝脾无肿大 ,双下肢无浮肿。心脏三位片示 :心影呈靴形增大 ,心胸比 0 6 8;胸部透视显示 :心尖部搏动极弱。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心电图大致正常。彩色超声心动图示 :各房、室腔大小…  相似文献   
75.
高分辨CT诊断恶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诊断恶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价值,加深对恶性弥漫性肺疾患HRCT表现的认识,从而提高肺间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复习文献并回顾分析5例肺淋巴管癌病临床病例及其HRCT特点。结果:肺淋巴管癌病是恶性肿瘤致弥漫性肺间质病变最常见疾病,其HRCT特点:小叶间隔不均匀增厚,不均一的支气管血管束结节状增厚,胸膜不规则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区别于良性肺间质病变HRCT改变。结论:HRCT作为常规的CT的一种补充,近年在肺部疾病影像学诊断中受到广泛重视,因其能清晰显示肺组织的细微结构,故可用于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6.
文利  丁仕义 《重庆医学》2001,30(6):498-498
患者 ,男 ,2 5岁。因中下腹持续性疼痛不适 2周入院。无发热。查体见 :腹部稍膨隆 ,无压痛和反跳痛。中下腹可扪及约 2 0cm× 1 5cm× 1 0cm的包块 ,质中、光滑、边界清、动度小。CT示 :中下腹有一巨大、不规则分叶状肿块 ,密度均匀 ,CT值1 5 9~ 2 0 0Hu ,无强化 ;病灶边界较清 ,部分层面与肠管关系密切 ,大部分小肠受压向左上移位 (见图 )。CT诊断为“腹腔恶性肿瘤”。B超见巨大囊、实性肿块 ,以囊性为主 ,其内可见网格状光带分隔 ,部分光带厚度达 3 0cm ,肿块与肝肾无明显图片说明 :本例表现为中下腹边界清楚 ,密度均…  相似文献   
77.
总结分析17例肾上腺淋巴管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探讨该病的影像特点及病理类型。结果显示,肾上腺淋巴管瘤的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与一般的囊肿相似,但囊腔密度略高于单纯性囊肿,部分病例囊壁可见钙化,少数可显示腺瘤样表现。本病确诊主要靠病理检查。对于肿瘤最大径≥4.0 cm、有内分泌功能、可疑恶性,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推荐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8.
《腹部外科》2021,34(3)
目的探讨儿童脾脏淋巴管瘤(splenic lymphangioma, SLA)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例SLA患儿临床资料;检索万方、维普、CNKI、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截至2019年12月关于儿童SLA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该中心7例SLA患儿中,男性5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7岁5个月(3岁2个月~15岁)。体检发现脾脏占位病变者3例,有腹痛、呕吐等症状者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开腹脾脏切除及大网膜自体脾片移植术,1例行3D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脾上段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脾中段切除术,1例因术中病理肿块性质不明,行开腹脾脏切除术。随访2~5年,无术后复发、血小板升高、免疫功能低下及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等并发症。通过文献检索,纳入分析患儿29例,术前行B超、CT检查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ET-CT)检查脾脏有占位性病变,术后无复发及死亡。结论儿童SLA罕见,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应根据其肿瘤部位、大小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干预时间和手术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79.
经椎动脉的小脑淋巴管前淋巴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怀经 C-S.  JR 《解剖学报》1990,21(3):226-227
  相似文献   
80.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正常大鼠膈腹膜间皮,并观察了腹膜腔内注射中国墨汁和兔血液后大鼠膈腹膜间皮的变化以及腹膜腔和间皮下毛细淋巴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