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6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82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2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377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962篇
内科学   602篇
神经病学   1327篇
特种医学   338篇
外科学   363篇
综合类   2979篇
预防医学   5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29篇
  5篇
中国医学   1082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611篇
  2010年   593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735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669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629篇
  2003年   533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apid effect of glucocorticoids (GCs) on NMDA receptor activity in hippocampal neurons in stress and to elucidate its underlying probable membrane mechanisms. Methods: Whole-cell patch-clamp recording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corticosterone (B) on the responses of cultured hippocampal neurons to glutamate and NMDA (N-methy-D-asparatic acid). To make clear the target of B, intracellular dialysis of B(10μmol/L)through patch pipette and extracellular application of bovine serum albumin-conjugated corticosterone (B-BSA, 10μmol/L)were carried out to observe their influence on peak amplitude of NMDA-evoked current. Results: B had a rapid, reversible and inhibitory effect on peak amplitude of GLU-or NMDA-evoked current in cultured hippoeampal neurons. Furthermore, B-BSA ha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INMDA as that of B, but intraeeUularly dialyzed B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MDA.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tress, GCs may rapidly, negatively regulate excitatory synaptic receptors-glutamate receptors (GluRs), especially NMDA receptor (NMDAR)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hich is mediated by rapid membrane mechanisms, but not by classical, genomic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42.
43.
临床资料表明,癫癎状态中选择性易损伤区为海马CA1区,为了解癫癎发生与海马CA1区损伤的关系,笔者通过戊四氮致癎大鼠模型研究海马CA1区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观察,探讨高血糖对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方法术前给大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造成正常血糖和高血糖状态,参考Zea-Longa 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及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1、3、7d取材,进行HE染色,观察正常神经元.结果缺血再灌注后1、3、7d正常血糖组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计数为176.00±4.24, 110.75±7.89, 59.00±8.41;高血糖组为168.25±7.14,89.50±8.20,39.75±8.42,3d和7d时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可加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针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ONF)基因表达的影响,推测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4-血管阴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刺激百会、肾俞、足三里穴后,利用RT-PCR检测BDNF mRNA。结果 正常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极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明显增高,治疗15d的针刺1、2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更高,及早治疗且治疗时间为20d的针刺3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较降低。结论 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BDNF水平增高有利于损伤的神经元存活、恢复;针刺促进脑内细胞分泌内源性BDNF可能是针刺有效治疗缺血再灌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从正常成人脑海马分离鉴定多潜能神经前体细胞并探讨体外培养条件.方法 材料取自8例非神经系统疾病的死亡者.分离正常成人脑海马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因子体外培养.通过细胞培养成球和BrdU染色鉴定培养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免疫细胞化学三标染色来鉴定分化神经细胞的表型.结果 从正常人海马分离的细胞培养2周时,开始增殖成簇,致一个月时,形成细胞球,这些细胞能与BrdU结合,并能在体外分化成神经系统不同谱系的细胞.结论 与在啮齿类动物和猴的研究中结果一致,从正常成人脑海马区分离的细胞是多潜能神经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47.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已经被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证实,对深低温脑保护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笔者在前期工作中以基因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了可能与深低温脑保护作用相关的基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型(mGluR3)是其中一个。笔者进一步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研究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mGluR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深低温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观察急性高原低氧大鼠海马区NCAM的表达变化,探讨NCAM在机体对低氧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以及低氧条件下NCAM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吗啡成瘾对大鼠脑内与成瘾相关核团神经细胞[Ca 2 ]i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吗啡成瘾组和对照组,观察成瘾后的戒断症状;应用对Ca2 敏感的探针Fluo-3与Ca2 络合后被激光激发发出荧光的特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伏核、海马、内侧额前皮质神经细胞[Ca 2 ]i变化,并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吗啡成瘾大鼠脑内伏核、海马及内侧额前皮质神经细胞[Ca 2 ]i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结论 长期使用吗啡可明显增高伏核、海马和内侧额前皮质神经细胞[Ca 2 ]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