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83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303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3481篇
内科学   340篇
皮肤病学   297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260篇
外科学   1106篇
综合类   4011篇
预防医学   682篇
眼科学   275篇
药学   1814篇
  15篇
中国医学   1851篇
肿瘤学   18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728篇
  2013年   747篇
  2012年   1062篇
  2011年   1237篇
  2010年   1147篇
  2009年   1022篇
  2008年   1115篇
  2007年   986篇
  2006年   871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701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469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绝大多数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因其多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刺激性强,毒性大,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病变的血管颜色变成暗红色或暗黄色,皮肤色素沉着,局部疼痛,触摸病变的血管呈条索状,严重者可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发生血流受阻。对病人以后的治疗起了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这几年,我们科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大大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增强了治病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参与病魔斗争。  相似文献   
52.
2003年3~10月.我们采用氟康唑胶囊治疗219例浅部真菌病患者,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通过外周静脉(如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将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是进行长期输液最理想的安全工具之一。因其穿刺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免除患者多次穿刺及因输高渗刺激性强的药物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起到保护血管和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picc有许多优点,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近年来,随着picc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其并发症的防治积累了许多经验,本文就此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54.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可导致角膜水肿、虹膜前、后粘连、房角闭塞、白内障、脉络膜脱离及角膜病变等不良后果,致手术失败。我院1998年至2005年共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312例(369只眼),其中发生术后浅前房32例(32只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方法。方法 对50例66条肢体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全部消失,下肢慢性溃疡者在2~4周愈合,色素沉着逐渐改善。48条肢体术后4周复查彩超,深静脉通畅环缩部位无狭窄、无反流。随访5~8年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快速有效的治疗办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8月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1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给予西药控制感染、抗凝,同时给予中药清热解毒、凉血化淤;慢性期在西药抗炎、抗凝、溶栓、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活血化淤、利湿通络。评定治疗2周后的效果。结果:治愈14例,有效2例,无效0例。结论:中西医结合可以快速有效治疗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57.
丁卡因预防前列地尔给药性静脉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地尔又名前列腺素E1(PGE1)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在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疾病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PGE1本身为致痛、致炎物质,国内生产的冻干粉针剂静脉给药多伴有疼痛,有的患者给药性静脉炎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1]。为保证疗程,临床目前多采用静脉内给利多卡因、地塞米松[2,3],或外用硫酸镁湿敷[4,5]、冰敷[1]等防治静脉炎。由于静脉内给药存在不良反应,外用药疗效不确切,为寻求一种简便、安全、无创的方法,笔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2只新西兰白兔进行丁卡因外涂和冰敷,观察白兔穿刺静脉损伤的情况。现将结果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58.
王敏 《中外医疗》2009,32(10):147-147
化疗性静脉炎首先是穿刺局部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出现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缸线,按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严重者穿刺处有脓液,随后出现局部紫斑溃疡、坏死,皮下组织受累,活动受限,伴有畏寒、发热、颈部及腋下淋巴结肿大、败血症等全身症状。溃疡形成后,由中心向外逐步蔓延,皮下组织坏死,边缘明显有表皮增生,沿血管走向出现串状皮疹、浅表的红斑,水肿,硬结、奇痒、触痛,个别患者可出现心悸、不适的感觉,停止用药1d内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59.
云南白药加酒精湿敷治疗外周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能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但易引起外周静脉炎,过去我院常规使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外周静脉炎,但存在溶液易析出结晶而使纱布干燥、变硬的缺点,从而影响疗效,我科今年采用云南白药加50%酒精湿敷治疗外周静脉炎,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0.
直刺浅动脉不同侧面对血液净化血流量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11月 ,我院血透室利用浅动脉直刺 (桡动脉、足背动脉 ) 87人次 ,刚成熟内瘘穿刺 16人次 (限内瘘前 3次穿刺 )行血液净化 ,发现动脉直刺角度选择不当是引血不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3例急性血液净化病人 ,年龄 2 3~ 81岁。行桡动脉穿刺 6 3人次 ,足背动脉穿刺 2 4人次 ,刚成熟内瘘穿刺 16人次 (限前 3次 )。均无低血压、循环不良。1.2 动脉穿刺方法。均采用日本尼普洛公司生产的 16号内瘘穿刺针 ,充满肝素稀释液 ,尾端接含空气 10ml的 30ml一次性注射器 ,选择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