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70篇
  免费   1955篇
  国内免费   1048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84篇
妇产科学   573篇
基础医学   1117篇
口腔科学   389篇
临床医学   5452篇
内科学   3014篇
皮肤病学   196篇
神经病学   327篇
特种医学   10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739篇
综合类   11339篇
预防医学   7400篇
眼科学   190篇
药学   6571篇
  46篇
中国医学   3043篇
肿瘤学   655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778篇
  2022年   724篇
  2021年   1008篇
  2020年   1045篇
  2019年   1200篇
  2018年   528篇
  2017年   1003篇
  2016年   1109篇
  2015年   1427篇
  2014年   2033篇
  2013年   2014篇
  2012年   2692篇
  2011年   2608篇
  2010年   2350篇
  2009年   2119篇
  2008年   4108篇
  2007年   2961篇
  2006年   1921篇
  2005年   2836篇
  2004年   1564篇
  2003年   1074篇
  2002年   883篇
  2001年   841篇
  2000年   690篇
  1999年   519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445篇
  1996年   370篇
  1995年   381篇
  1994年   374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目的:分析比较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采血与直接静脉穿刺采血血培养标本污染发生率。方法对儿科病房2012年4月~2013年9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比较两种不同方法采集血培养标本发生的污染率。结果3016份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判断为污染菌的有67例,总污染率为2.2%。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采血594例,判断为污染12例,污染率为2.0%;直接静脉穿刺采血2422例,判断为污染54例,污染率2.2%。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采血与直接静脉穿刺采血,血培养标本污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儿科血培养的采集可以在新置入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内采血。  相似文献   
992.
<正>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板镇,从2006年开始,根据九龙坡区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细则(试行)》,在全镇范围内坚持开展新农合宣传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全镇参合率达到100%。石板镇开展宣传活动的主要形式有:一是镇、村、组分别召开各种会议100多次,研究如何开展宣传活动,发放《重庆市九龙坡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细则(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不孕时间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行IUI的947例不孕患者(共1 62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孕时间分为<3 a组、3~5 a组和>5 a组,分别研究各年龄段、不孕类型、不孕原因及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组内不孕时间对其妊娠率的影响。结果总体上不孕时间<3 a组、3~5 a组和>5 a组患者的首次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67%(88/561)、11.15%(31/278)、8.33%(9/108),累计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3.71%(133/561)、24.01%(67/278)、16.67%(14/108),3组患者的首次临床妊娠率随不孕时间增加而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时间>5 a组患者的累计临床妊娠率明显小于<3 a组和3~5 a组(P<0.05);不孕时间<3 a组和3~5 a组患者累计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孕时间为影响IUI首个周期临床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0岁组不同不孕时间患者的首次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时间<3 a和3~5 a患者的累计妊娠率高于不孕时间>5 a患者(P<0.05)。30~35岁组不孕时间<3 a患者的首次妊娠率高于不孕时间>5 a患者(P<0.05);不同不孕时间患者的累积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不同不孕时间患者的首次妊娠率和累计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不孕组不同不孕时间患者的首次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时间3~5 a患者的累计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不孕时间>5 a患者(P<0.05);不孕时间3~5 a和>5 a患者的累计临床妊娠率与不孕时间<3 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不孕组不孕时间<3 a患者的首次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不孕时间3~5 a患者(P<0.05);不孕时间<3 a和3~5 a患者的首次临床妊娠率与不孕时间>5 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时间<3 a患者的累计妊娠率高于不孕时间>5 a(P<0.05);不孕时间3~5 a患者的累计临床妊娠率与不孕时间<3 a和>5 a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障碍组、男方因素组和不明原因组不同不孕时间患者的首次临床妊娠率和累计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因素组不孕时间<3 a患者的首次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不孕时间3~5 a患者(P<0.05);不孕时间>5 a患者首次临床妊娠率与不孕时间<3 a和3~5 a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累计妊娠率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23 kg·m~(-2)组不孕时间<3 a患者的首次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不孕时间3~5 a患者(P<0.05);不孕时间>5 a患者首次临床妊娠率与不孕时间<3 a和3~5 a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妊娠率3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 23~28 kg·m~(-2)组不孕时间>5 a患者的首次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不孕时间<3 a患者(P<0.05);不孕时间3~5 a患者的首次临床妊娠率与不孕时间<3 a和>5 a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时间3~5 a患者的累计妊娠率明显高于不孕时间>5 a患者(P<0.05);不孕时间<3 a患者的累计妊娠率与不孕时间3~5 a和>5 a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28 kg·m~(-2)组各不孕时间组首次临床妊娠率和累计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不孕时间>5 a时预示IUI妊娠率下降。不孕时间>3 a时若合并女方大于35岁、输卵管因素、BMI异常的夫妇可考虑接受更为复杂的辅助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后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本科ICU于2013年8月~2016年1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并成功转出患者共70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再次插管率、干预前后肺功能情况,并在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FVC、FEV1和FVC/FEV1分别为(3.40±0.16)L、(1.86±0.13)L、(54.71±1.89)%,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4.172、4.350、4.086,P0.05)。观察组再次插管率为2.86%(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6/35)(χ~2=3.968,P0.05),护理满意率为94.29%(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χ~2=4.201,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再次插管率,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995.
宗禾 《健康管理》2012,(9):42-43
"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不仅无法改善视力,还易导致红眼病!"近日,网上一则"眼保健操无用论"的微博将我们做了几十年的眼保健操推上了风口浪尖。网友们对这个曾经一直坚持做的眼保健操提出了质疑,也对其功能表达了困惑。多位知名眼科专家表示,眼保健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医院感染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于2013年10月15日、2014年10月16日、2015年11月4日0∶00-24∶00对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进行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连续3年调查的住院患者分别为923、997、1 014例,医院感染率依次为3.3%、2.9%、2.6%;医院感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连续三年下呼吸道感染构成比分别为56.7%、65.5%和57.7%;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控制在40.0%以下,但标本送检率很低。结论医院感染率低于全国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水平,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也达到一定标准,但标本送检率仍较低。  相似文献   
997.
王永斌 《江西医药》2012,47(3):239-241
目的探讨手足创伤显微外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9月间我院手足创伤显微外科发生医感染的269例患者的分泌物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我院手足创伤显微外科发生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69株,其中青霉素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部分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绝大多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仍然敏感。结论我院创伤后发生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比较明显,一部分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但对舒普深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相对较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尚十分敏感(达100%),包括MRSA,但对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则高达85%-100%。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应急干预性灭鼠-烟炮的效果,为动物间鼠疫的防控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国家杀鼠剂(GB/T 27778-2011)现场药效测定及评价方法中的堵洞查盗法计算灭前和灭后鼠密度的变化,从而评估灭效及杀灭率。结果烟炮总体校正杀灭率为86%,灭鼠后长爪沙鼠密度≤7只/hm~2。结论采用灭鼠烟炮,按洞群一次性投药的方式是有效的沙鼠鼠疫疫源地应急状态下的灭鼠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99.
<正>酒精中毒性肌病(alcoholic myopathy)又称之为酒精性肌病,是由酒精中毒引起,发病机制未明的一种肌肉病变。不管是长期饮用还是急性中毒,酒精滥用不仅导致惊人的经济花费,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酒精滥用可增加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入院率及住院患者的死亡率[2]。持续、过量的酒精摄入产生横纹肌(包括骨骼肌和心肌)超微结构、生化和生理的改变。肌肉中蛋白质合成减少最早表现为翻译效率的减低。本文将讨论酒精如何损害骨骼肌mRNA翻译  相似文献   
1000.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心室率快。在以前是用药物治疗,现在有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术,将射频电流接触到心肌组织后产生局部的相对高温,从而使局部传导系统的心肌组织干燥坏死,坏死的心肌组织不再起到传导电信号作用,因而心律失常得以根治。医生将射频电流传送到心脏内,没有必要做手术。只是通过腹股沟动脉把电极导管装置引入到心脏,就像进行血管成形术一样,只是血管成形术引入的导管尖端是带有可供扩张血管的球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