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20篇
  免费   2602篇
  国内免费   601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216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2598篇
内科学   960篇
皮肤病学   239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2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15篇
综合类   9919篇
预防医学   1395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4322篇
  34篇
中国医学   34172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393篇
  2023年   1259篇
  2022年   1047篇
  2021年   1405篇
  2020年   1310篇
  2019年   1345篇
  2018年   635篇
  2017年   1332篇
  2016年   1402篇
  2015年   1582篇
  2014年   2767篇
  2013年   2355篇
  2012年   2886篇
  2011年   3028篇
  2010年   2790篇
  2009年   2482篇
  2008年   2818篇
  2007年   2456篇
  2006年   2293篇
  2005年   2341篇
  2004年   2133篇
  2003年   2259篇
  2002年   1793篇
  2001年   1753篇
  2000年   1288篇
  1999年   1221篇
  1998年   1138篇
  1997年   1065篇
  1996年   1070篇
  1995年   922篇
  1994年   692篇
  1993年   521篇
  1992年   372篇
  1991年   306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92.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临床通常又称“肋软骨肿痛症”,自1994年起,以自拟活血散结汤,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理气活血,化痰散结之中经治疗,临床疗效确认,临证时,随证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93.
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方法:用党参与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类热证模型,观察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黄连与吴茱萸比例为6:1的左金丸和2:1的甘露散有显著的消除类热证的作用,1:1的茱萸丸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中表现出有减轻类热证的作用,而体温(t)、血清皮质醇(Cor)、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的改变则未见减轻类热证或增强类热证的作用。结论:认为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类热证的病理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漏肩风又称“肩凝症”、“浆结肩” ,俗称“五十肩” ,是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重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证。本病多发于中老年 ,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近代西医学称本病为肩关节周围炎。我们近年来采用锋勾针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漏肩风与传统的毫针循经取穴刺法进行疗效比较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0 0例均来自门诊 ,其中男性 84例 ,女性 116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6 8岁 ;病程 6个月以内 84例 ,6个月~ 12个月 88例 ,1年以上 2 8例 ;病位左侧 80例 ,右侧 92例 ,双侧2 8例 ;伴有颈…  相似文献   
95.
笔者从1998—2003年治疗婴儿夜啼70余例,其中对36例1岁以内的婴儿进行推拿治疗,并设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推拿组36例,为1岁以下婴儿,男19例,女17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25天。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25天。所有病例血钙正常。方法,推拿组取穴:运八卦、平肝木、揉百会、安眠、平衡阴阳。脾寒者:补脾土、揉足三里、关元;心热者:泻小肠、揉小天心、内关、神门;惊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冲、内关。每日1次,每次20min。对照组分别根据不同辨证分型,口服乌药散加减,导赤散治疗3天后判定疗效。琥珀抱龙丸,每日2次…  相似文献   
96.
通腑活血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中医“中风”范围,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及复发率均较高。笔者1997年5月~2003年12月采用通腑活血法治疗本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自拟活血理肠汤(当归、红花、三七、败酱草、黄连、木香、白芨、 甘草)为基础方,再根据患者湿热蕴结、肝旺脾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证型的不同,辩证加减药物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64例,结果:疗程最短的1月,最长的3月,平均治疗时间40.3d。治愈36例,好转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  相似文献   
98.
1.方药组成:天麻100g,淡全虫60g,当归120g,甘草80g,胆南星35g,天竺黄40g,僵蚕20g,蜈蚣6条,以上各药共为细末备用。轻者日服2次,重者日服3次,每次5g,以沸水100ml搅拌匀后空腹徐徐饮下。老年人及儿童酌减,孕妇禁用。  相似文献   
99.
痛泻之因机,综观古今医书传载及教材所述,大多归于食积胃肠及肝脾失调,治则多以调整脏腑为主。而气血失调实为病机关键,调气和血法为治法总纲。阐明痛泻关键在于气血不调的机理,论证调气和血法是治疗痛泻的大法,引用总结古代医家及现代临床报道,结合临床实际以调气和血法为基本法,以当归芍药散为代表方,分述痛泻各型的病机演化,治疗大法及方药加减。  相似文献   
100.
富诗坦联合大黄白及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2003年6月~2005年4月用富诗坦联合大黄白及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