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慢性心力衰竭(CHF)在经过现代医学系统治疗后,临床缓解期常遗留食欲减退、乏力、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CHF缓解期以心脾气虚、痰瘀水湿内停为基本病机,心脾气虚为疾病之根本、发病之基础,痰瘀水湿内停则是基本病理变化,贯穿疾病始终。临证治疗多以心、脾两脏为中心,标本兼顾,以培土消水、益气化痰、活血化瘀为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同时配合腹针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进行治疗,以健脾益心、通调气血、化湿利水。中药联合腹针可进一步协调脏腑功能,加强培补元气、疏通气血之功,使机体趋于稳态,最终达到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2.
53.
怀孕后,很多孕妈发现,自己的手脚也“胖”了一圈。尤其是到了孕晚期,鞋子都不得不换大一码。吃得太好,胖了?事实上,很可能是水肿。想要辨别也不难:用手指在“发胖”的腿上用力摁一下,如果出现一个窝,过一会儿才能回弹,往往就是水肿。大多数孕期水肿是生理现象,不必太担心。中医认为,这多是由于脾虚不足,水湿不化或气滞湿阻引起。平日可选用鲤鱼、茯苓、芡实、莲子、桑寄生、砂仁等,进行调理。  相似文献   
54.
夏天是一个炎热又潮湿的季节,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汽上腾,湿气充斥。在此季节中,因感受湿邪而发病者较多。湿邪为病,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多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潮湿,或汗出后湿衣未能及时更换,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或取凉过度,导致湿邪的发生。内湿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所生。外湿与内湿虽发病机理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瓦影响。  相似文献   
55.
从用法用量、主治证候、配伍规律三方面,考据《伤寒杂病论》18首含石膏经方相关原文,提出:①经方中石膏入汤剂,用量4 g至240 g不等,不拘于其质重而取大量。量大至“一斤”,取石膏清透热邪之用,需配伍粳米,煎煮以“米熟汤成”;②原文多提示有“热”“咳”“喘”“汗”“渴”“烦”等,然此并非皆为症状,且原文亦提示有“无大热”“不渴”“无汗”,提示相关经方主治证候的复杂性,不可简单地对症用药;③石膏与麻黄配伍见于11首经方。重用麻黄,意在发越水湿;更伍桂枝,有发汗散邪之功;更伍杏仁,可宣降肺气以止“咳”“喘”;更伍生姜,用于“风水”“风气”“微风”等邪郁在表之证。  相似文献   
56.
中医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性脑积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 ,据以前的统计资料表明 :在脑病患者中 ,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在我国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 ,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笔者在临床中对某些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 1 0余年间共诊治了30位交通性脑积水患者 ,其中 8例经用中医药治疗 ,脑积水消失 1 0年 ,这对于解决采用“脑积水分流术”术后分流管易堵塞的现实有一定意义。在这些病例中 ,由于时间跨度大 ,治疗材料多样化和药物不统一等 ,使得病例难以总结 ,中药的疗效难以得到确切评价 ,但采用中医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是有应用前景的 ,现将积…  相似文献   
57.
一、茵陈与赤小豆 茵陈味苦性寒,气香主散,外达皮毛散郁热,内泄湿热而荡浊,能清肝胆、泻脾胃、利水湿、散郁热,为除湿退黄之要药。赤小豆味甘微酸性平,能除水湿、通小便、消肿满,还兼入血分,解百毒而通血脉。两药相伍,共奏利水湿、退黄疸之功,对各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失常,无论有无黄疸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58.
王庭巧 《家庭中医药》2003,10(11):51-51
肾炎蛋白尿往往缠绵难愈,尤其是慢性肾炎,其蛋白尿的存在,给疾病的康复带来很大的难度。临床研究表明,以饮食疗法配合治疗肾炎蛋白尿,辨证选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水湿浸渍型:全身浮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重困倦,胸闷不适,纳呆泛恶,舌苔白腻。化验检查,有大量蛋白尿。  相似文献   
59.
脾与胃合,居中焦。胃主受纳,脾司运化。受纳,是指承受、容纳水谷;运化,是指转运、变化,包括了消化水谷,化生营血,输布精微,运化水湿等功能。脾胃受纳和运化的水谷精微,是人体后天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60.
通常认为,脾主运化,指的是脾能运化水谷和水谷所化的精气,即脾具有消化、吸收、转输之功能。其中,“运”是指脾将饮食物所化的精气吸收转输至全身,“化”是指脾将水谷化为精气。然而,《黄帝内经》并未提出脾主“化”的功能,而是更侧重于转输“津液”的功能,这一功能也可以将脾运水液以达到化水湿的作用相联系。脾作为五脏之一,具有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实的特点,即藏精气而不藏水谷。而六腑则具有不藏精气而受纳饮食,实而不满的特点。脾与六腑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气并输送至全身各处。因此,脾具有“运”津液的功能,而“化”饮食物为精气应归于腑而非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