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442篇
内科学   6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252篇
预防医学   296篇
药学   1556篇
  17篇
中国医学   2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氨氯地平为第二代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常规剂量下使用,对肾小球系膜有保护作用,可保护肾功能[1]。过量中毒时主要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平滑肌,心功能抑制,致机体出现相对或绝对的循环容量不足,进一步可以出现顽固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102.
代咏梅 《吉林医学》2012,33(12):2529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与非洛地平(波依定)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的疗效对比,寻求更好的高血压治疗方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施慧达治疗组(治疗组)和波依定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61例,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d和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d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相对治疗前都显著相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慧达与波依定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但相对而言,施慧达的降压效果略优于波依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03.
仇丽琴 《现代保健》2011,(26):167-168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成本差异。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分析两组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为4.10,对照组成本效果比为6.15,在获得相同效果情况下,观察组所需成本小于对照组。结论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且成本小于美托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方案。  相似文献   
104.
测定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四周前后平均动脉压、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血管紧张素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结果显示:(1)治疗后MAPCa^2+i,AngⅠ显著下降;(2)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显著改善;(3)治疗后,Ca^2+i下降幅度与MAP下降幅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5.
刘凤芹  段崇华 《山东医药》2004,44(19):40-41
老年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血压很高的患者单用任何一种抗高血压药物往往很少有疗效,通常需要2种或2种以上药物才能较理想地控制血压。2001~2002年,我们对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患者单用氨氯地平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合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价值。方法将86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12周后评定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G、TC、LDL、HD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脂、血压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将该院1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8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吲达帕胺治疗,观察组采取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血脂、血压指标改变,并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SBP、DBP、TC、TG、LDL为(117.87±10.67)mmHg、(81.67±6.95)mmHg、(4.36±0.68)mol/L、(1.64±0.58)mol/L、(3.84±0.47)mol/L VS 对照组(142.36±9.80)mmHg、(92.44±8.21)mmHg、(5.76±0.75)mol/L、(3.60±0.47)mol/L、(5.03±0.33)mol/L 显著较低(P<0.05),HDL两组比较(1.42±0.21)mol/L VS(1.16±0.17)mol/L,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②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0% VS 对照组73.75%显著较高(P<0.05);③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VS 对照组82.50%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2例头痛,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3.75%VS 对照组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脂及血压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脂、血压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和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在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内科病房320例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舒张压为(97±5.4)mm Hg,观察组为(85±8.2)mm Hg,两组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58±7.6)mm Hg,观察组为(131±7.6)mm Hg,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无不良病例发生。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在治疗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症特征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5.0%;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