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51.
我院自1986年11月~1987年6月使用止血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41例,明显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71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全部病例按1986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型,并设对照组。二、一般资料治疗组41例,男27例,女14例,男:女为1.93:1,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男:女为2.3:1。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除45~60岁和>60岁病例稍有区别外,其余年龄组无多大差别。两组病例中均以青壮年为多,可见EHF发病多为青壮年,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52.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儿78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止血敏和维生素K1治疗,止血敏用药方法为静脉注射,维生素K1用药方式为肌肉注射;奥美拉唑用药方法为静脉注射,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三天.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情况判断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计算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标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例为37例,对照组患者为31例,标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为79.48%.结论:奥美拉唑是临床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3.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 5例年龄 16~ 6 8岁 ,平均 36岁 ,从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最短 0 .5h ,最长 6h ,中毒药物大多达到致死量。入院时昏迷 2例 ,出现癫痫样发作 2例 ,有鼻衄 ,血尿 ,牙龈出血 3例 ,5例均出现皮肤瘀斑瘀点。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正常 ,出凝血时间延长。(1)血液透析 :均采用贝朗B型血透机 ,使用FreseniusF- 6 0血滤器 ,聚砜膜血滤器截流清除大分子物质 ,并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反超滤发生 ,(a)使透析膜水路侧保持一定负压 ,维持在 - 30~ 5 0mmhg以上 ,(b)使用优质反渗水 ,(c)血滤器超滤系数大于透析器 8~ 10倍 …  相似文献   
154.
止血敏对果糖胺测定有正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硝基四氮唑蓝(NBT)比色法测定1例胃出血患者血清果糖胺(FMN)高达8.54mmol/L,而血清葡萄糖仅6.54mmol/L,两者关系显然不符,考虑与药物干扰有关。经试验除与已知的维生素C干扰有关外,止血药酚磺乙胺(止血敏)对NBT法测FMN亦有严重干扰。于是我们做了止血敏干扰测定FMN的体内、外试验,发现静脉注射止血敏后一定时间内,或血清含有一定浓度止血敏,可导致NBT法FMN值假性升高。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敏感的检测指示系统用于临床样本还原性的分析。方法 以1%浓度碘乙醇-水混合溶液与1%淀粉做梯度正交配比,观察570 nm吸光度变化;以临床药物浓度范围的维生素C及止血敏各与合适碘乙醇-水混合溶液做正交配比,观察570 nm吸光度变化。结果 0.031%~0.036%碘液与1%淀粉(V:V=20:1)混合溶液呈色反应效果最好,且避光条件下较为稳定;浓度为10 mg/L~80 mg/L维生素C与上述浓度碘-淀粉指示系统反应成线性关系;酚磺乙胺浓度越高,对碘-淀粉溶液的消色反应越明显。结论 本文建立的以碘-淀粉溶液为指示剂,检测临床生化样本还原性操作简便,且敏感性与重复性适于临床样本还原性的分析,对于及时发现还原性药物对生化反应的潜在干扰,提高基于Trinders反应的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