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7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619篇
内科学   65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4篇
综合类   1539篇
预防医学   29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44篇
中国医学   437篇
肿瘤学   2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22.
23.
用99mTc动态显像方法对10例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进行了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时,腺体核素浓聚明显降低,功能曲线呈与本底平行的低平曲线,功能降低或丧失。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的核素检查对临床颌下腺炎症的治疗与肿瘤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提高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5例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均治愈。结论: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的诊断主要靠病史体征,辅以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非手术处理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增食灵口服液对幼龄鼠胃排空、血浆胃动素(MOT)、小肠推进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丁啉组及增食灵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用0.9%NaCl溶液及各组药物灌胃7d后,采用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同时测定血浆MOT水平及小肠碳末推进率。结果增食灵口服液大、中剂量组的胃排空均显著快于正常对照组(P〈0.05);除吗丁啉组和增食灵口服液小剂量组外,其余各用药组的血浆MOT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增食灵口服液各组碳末推进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增食灵口服液能显著促进胃排空,提高血浆MOT,促进小肠推进,且与剂量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26.
腹部手术后胃瘫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报告了对73例腹部手术后胃瘫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有效的胃肠减压,循序渐进的饮食护理,遵循浓度从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原则的肠内营养护理,严密监测血糖和血电解质,指导病人进行早期活动等.本组胃肠功能均在2~8周内恢复,无一例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7.
胃排空障碍是食管或贲门癌手术后较为少见的早期并发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部分文献资料报道,由于各项手术技巧的改进而使该并发症在食管贲门手术的发病率仅为0.01%~0.19%[1]。我院胸外科自1993年以来,对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采用术中引导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及术后置入十二指肠营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自制不透X线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确定正常人胃排空及胃肠道通过时间的正常值。方法:采用X线法对60例健康志愿者餐后1 h、2 h3、h的胃排空及24 h4、8 h肠道标志物排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正常人标准餐后3 h胃排空率为41.1±30.0%,24 h和48 h肠道标志物排出率分别为73.5±29.8%、99.0±20.9%。结论:自制的标志物具有良好的屏蔽功能;X线法胃排空及胃肠通过时间测定方法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残胃无力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998年~2004年间284例胃癌术后出现的17(6%)例残胃无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残胃无力发生于术后6~15天,症状持续10~21天。经消化道造影确诊,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消化道造影是可靠的诊断方法,非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0.
目的:为了提高对残胃排空延迟症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2例残胃排空延迟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9~30天痊愈。结论:残胃运动功能障碍及吻合口水肿是残胃排空延迟症的主要原因,属功能性障碍,保守治疗一般可痊愈,治疗要有耐心,不应受多方要求手术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