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0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61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98篇
中国医学   136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究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时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其临床应用现实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75例患儿;对照组患者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方式,同时对其保暖、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补液、并予以碳酸氢钠碱化血液等治疗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在接受相同治疗措施的同时加入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对患儿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统计两组患儿的胆红素对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其胆红素均有明显降低,但实验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治疗安全,不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2.
刘仁辉 《淮海医药》2014,(4):391-392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和其他器官的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问题。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特点和疾病因素,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高,可见于50%以上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1],部分患儿病程进展迅速,引发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或肺出血而死亡。本研究对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进行了观察,旨在探讨其疗效,以帮临床把握治疗时机,改善疾病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中成药》2019,(2)
目的基于GRADE系统对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进行循证分析。方法依据PICOS原则确定临床问题,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收集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最新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Meta分析中的原始文献并与补充的随机对照试验整合以得到最终目标文献。通过Rev Man 5. 3软件整理目标文献的数据,并导入GRADE系统中,GRADEprofiler软件对每个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最终得到相关证据概要表和证据总结表。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总体证据低质量。其中,3个涉及胆红素水平下降率(高质量),4个涉及胆红素水平(低质量)、3个涉及黄疸消退时间(极低质量),1个涉及未光疗发生率(高质量),6个涉及有效率(中等质量),5个涉及不良反应(低质量)。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常规疗法能显著提高胆红素水平下降率,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减少光疗发生率,提高有效率,而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为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指南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茵栀黄口服液辅佐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最终入选的13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光疗组(光疗组,67例),仅给予光疗治疗;光疗联合茵栀黄组(联合组,69例),给予光疗及茵栀黄口服液2 ml/(kg·次),每日2次,连服5 d。每12 h检测1次胸骨旁贴片遮盖下的经皮胆红素(TcB)。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光疗组和联合组男性比例、5 min Apgar评分≤7分、生后24 h内发现黄疸、入组前纯母乳喂养、同族免疫性溶血病、体温不稳定、显著萎靡、头颅血肿、血白蛋白<30 g/L、腹泻和皮疹等情况。采用两组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两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开始光疗时龄等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比较光疗组和联合组光疗第0小时、第60小时和第120小时的TcB以及光疗第60小时和第120小时的Tc B下降率。对联合组光疗120 h内大便总次数与光疗第120小时TcB下降值的相关性采用积矩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7分、生后24 h内发现黄疸、开始光疗时龄、入组前纯母乳喂养、同族免疫性溶血病、体温不稳定、显著萎靡、头颅血肿、血白蛋白<30 g/L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联合组光疗第60小时Tc B与光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光疗组比较,联合组光疗第120小时Tc B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7±15.4)μmol/L vs.(167.6±18.8)μmol/L,P=0.016]。两组光疗第60小时、第120小时TcB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两组腹泻、皮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光疗组未发生严重腹泻,联合组发生2例严重腹泻;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皮疹。联合组光疗120 h内大便总次数与光疗第120小时TcB下降值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0.709,P <0.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在辅佐光疗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方面有一定效果,但起效较慢;腹泻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纯光疗比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029-1030
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纳入新生儿科病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3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颗粒。1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胆红素下降水平、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治愈率为83.1%,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治愈率为69.2%;总有效率为9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缓解患儿体征,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6.
67.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失眠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引起人们对睡眠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8.
粟茂  高雁鸿  张红芬 《光明中医》2014,(9):1919-19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躁狂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6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方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05%,对照组为7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躁狂性抑郁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茵栀黄口服液作为辅助药物在肝炎治疗中的退黄疸作用以及安全性探究。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就诊的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把5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5人,分组采取随机的方法。对治疗组实行为期15天的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辅助治疗,对照组则没有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辅助的治疗。依据胆红素的检测值将黄疸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观察治疗组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胆红素值的变化情况以及黄疸的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肝炎患者在较短时间内黄疸就消退,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胆红素处于中、高水平的肝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胆红素值都明显下降;胆红素值处于低水平的肝炎患者其胆红素值下降不够明显。在治疗期间,接受治疗的肝炎患者除了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以降低高胆红素血症高峰值,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0.
为观察丹栀逍遥散对伴抑郁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评分结果换算成抑郁严重度指数。从139例活动期UC患者中筛选出抑郁指数〉0.5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4.1%(P〈0.05)。结果表明,伴有抑郁的UC患者服用丹栀逍遥散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