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71篇
  免费   1730篇
  国内免费   1088篇
耳鼻咽喉   376篇
儿科学   234篇
妇产科学   422篇
基础医学   975篇
口腔科学   683篇
临床医学   6690篇
内科学   2132篇
皮肤病学   229篇
神经病学   292篇
特种医学   8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3318篇
综合类   13646篇
预防医学   3335篇
眼科学   420篇
药学   7413篇
  45篇
中国医学   7625篇
肿瘤学   542篇
  2024年   195篇
  2023年   644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815篇
  2020年   824篇
  2019年   874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882篇
  2016年   956篇
  2015年   1250篇
  2014年   2252篇
  2013年   2196篇
  2012年   2878篇
  2011年   3226篇
  2010年   2798篇
  2009年   2608篇
  2008年   3000篇
  2007年   2556篇
  2006年   2357篇
  2005年   2682篇
  2004年   2049篇
  2003年   1963篇
  2002年   1658篇
  2001年   1482篇
  2000年   1212篇
  1999年   1036篇
  1998年   910篇
  1997年   873篇
  1996年   805篇
  1995年   746篇
  1994年   623篇
  1993年   399篇
  1992年   338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278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结核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为了早期对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我院对痰结核杆菌检验在结核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检验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结核病治疗的66例患者入组,入组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采取双色球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分别给予痰涂片镜检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比较观察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应用PCR法检验的阳性检出率为78.79%(26/33),对照组应用痰涂片镜检的阳性检出率为24.24%(8/34),两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中选取PCR法进行检验,具有高敏感度、较强特异性、检查速度快等优势,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优势,可作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准确依据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痰液引流治疗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4)和对照组(n=54)。研究组进行改良体位痰引流及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体位引流及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痰培养阳性率、每日脱氧时间、每日痰液量、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肺部感染灶缩小例数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CO_2、PaO_2、痰液量、脱氧时间及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1.20±7.18)mmHg、(35.29±3.17)mmHg、(212.23±25.35)ml/d、(15.66±2.33)min/d、16.67%(9/5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11.41±1.25)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灶缩小例数比率96.29%(52/54)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的体位痰引流治疗方法术可增加术后肺感染患者的肺通气量及改善肺部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常规体位痰引流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与传统混合痔内扎外剥手术并发症及适应症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收集光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3年以来对以出血、脱垂为主要症状的环状痔患者开展的PPH术及同期开展的传统手术病例并观察其疗效、并作一一比较。结果:PPH术式在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上明显好于传统治疗组(P<0.05),术后控制出血、疼痛、复发方面较传统手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3月,无复发病例。但有3%的患者因钛钉过早脱落,上提肛垫组织尚未粘附,导致吻合口下方外痔部分外翻,部分病人需手术修整。另外,PPH术后痊愈时间明显优于传统手术(P<0.05)。结论:PPH术适用于环状痔的治疗,对术后控制并发症、病情痊愈时间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方旋  胡东来  孙志南 《新中医》2021,53(21):151-154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辅助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的疗效及对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120 例肛周脓肿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行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加用清热解毒方坐浴治疗。比较2 组中医症状评分、渗液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及肉芽组织生长评分,评价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肛门肿痛、夜寐不安、恶寒发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等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渗液评分、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渗液评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辅助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临床症状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加快患儿伤口愈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敛疡含漱液治疗口腔黏膜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口腔黏膜病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根据入院的顺序进行分组,50例/小组,观察组实施敛疡含漱液治疗;对照组实施康复新液治疗,将两组VAS评分和溃疡消失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病患者VAS评分(2.01±0.12)分、溃疡消失时间(2.32±0.12)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00%),(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病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敛疡含漱液治疗口腔黏膜病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推广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HPLC-MS/MS)测定清血八味片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在负离子条件下采用Halo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7μm),以0.1%甲酸-10 mmol/L甲酸铵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Scan模式和MRM模式,检测清血八味片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紫草中成分7种、土木香中成分3种、人工牛黄中成分4种、栀子中成分7种、瞿麦中成分7种、甘草中成分12种。结论:该方法快速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清血八味片的质量控制研究,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胜威 《河南中医》2019,39(6):882-885
目的:观察益气提升方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Ⅲ度脱垂性内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Ⅲ度脱垂性内痔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TST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益气提升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 50%,对照组有效率92. 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及术后第7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第7天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IL-4、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益气提升方联合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能够提高Th1细胞因子水平,平衡体内Th1/Th2。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6,(5):1131-1133
目的:评价0.8%替硝唑液冲洗与特定电磁波治疗腹部术后患者创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创口感染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0.8%替硝唑液冲洗及特定的电磁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82.69%(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替硝唑液冲洗及特定的电磁波治疗腹部手术后患者创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而且患者住院时间短和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6,(3):673-675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复合镇痛液对硬膜外麻醉神经损伤后根性疼痛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诊治的行硬膜外麻醉置管或穿刺时因多次刺激神经根出现反复放射性疼痛患者8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硬膜外腔推注曲安奈德复合镇痛液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经硬膜外腔推注镇痛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根性疼痛的发生率、疼痛消失时间、VAS评分值以及术前、术后的血糖测得值。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根性疼痛的发生率、VAS评分值(为0~≤3分,>3~≤6分,>6~10分的比例)和疼痛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3和4 d时血糖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曲安奈德复合镇痛液治疗硬膜外麻醉神经损伤后根性疼痛患者的镇痛疗效优于镇痛液,对患者术后根性疼痛的发生率下降,疼痛程度较轻且恢复较快,以及对血糖值的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