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7篇
  免费   2227篇
  国内免费   441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584篇
口腔科学   105篇
临床医学   2780篇
内科学   1217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219篇
特种医学   4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524篇
综合类   3766篇
预防医学   2615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2041篇
  43篇
中国医学   1444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259篇
  2023年   1274篇
  2022年   1239篇
  2021年   2407篇
  2020年   5575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676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991.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及时开展免费线上“专家问诊”服务,眼科医师在线答疑以满足眼病诊疗需求。本研究对疫情期间眼科患者线上问诊的需求与模式进行分析,为眼科互联网诊疗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

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本研究分析了2020-02-01/03-15期间,使用中山眼科中心互联网医院“专家问诊”服务患者的基线特征。针对其中重复问诊的患者,随机抽取等量单次问诊患者作为对照,比较单次问诊与重复问诊患者的基线特征、就诊目的、疾病类型、眼病数量,并对患者问诊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期间“专家问诊”共线上服务患者9 831人次,其中单次问诊3 919人次,5 912人次来源于1 967人的重复问诊。随机抽取1 967名单次问诊者与上述重复问诊者对比,单次问诊与重复问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897, 0.482)。两组就诊目的均以“旧病复诊”占比最高(59.7%,64.9%)。从构成比上看,与单次问诊患者相比,重复问诊患者中,就诊目的为新发不适者较少,旧病复诊与术后复查者较多,眼表、眼底、葡萄膜疾病患者较多,患有两种及以上眼病者占比较多。回归分析显示屈光患者倾向单次问诊,而旧病复诊、术后短期复诊患者,眼底、葡萄膜疾病患者倾向重复问诊。旧病复诊、术后随访较新发不适患者重复问诊的次数更多; 晶状体与青光眼/疑似青光眼疾病重复问诊次数较少,眼表疾病重复问诊次数较多。

结论:疫情期间眼科患者线上就诊主要目的为旧病复诊。疾病种类、就诊目的与眼病数量均影响患者是否重复问诊及问诊次数,应根据患者的就诊需求与模式调整眼科不同亚专科线上接诊医生的数量与排班。互联网医疗对新发不适患者的诊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2.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被中国列为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由医院相关性传播导致的COVID-19并不少见,给临床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眼科医生应掌握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眼科医生如何应对眼科急诊患者,围绕眼科急诊及手术的感染防控要点和加强具体防控措施,为战疫在一线的眼科医护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自2019-12爆发以来,传播速度极快,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尤其是切断传播途径对于控制疾病传播至关重要。在传播途径的研究中,SARS-CoV-2是否通过眼表组织进行传播的问题也引起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其通过眼表组织感染的临床确诊病例和实验室证据。最新研究认为SARS-CoV-2与SARS冠状病毒(SARS-CoV)属于同一种属,并且其与SARS-CoV进入细胞的途径是一样的。本文通过回顾SARS-CoV的研究,探讨SARS-CoV-2眼途径传播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94.
目前,我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期,居家防护是控制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 .为了减少校园内交叉感染,教育部发布了延迟开学的通知,各地中小学校相继开展了线上教学和网上学习等远程教学活动.由于居家网课期间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增加和缺乏户外活动,这将对儿童青少年的用眼健康带来新的影响,也使近视眼发生和发展的风险增加.本文结合儿童青少年居家期间的网课模式和用眼习惯,为科学用眼保护眼健康和防控近视眼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比较新型扫频测量仪(OA-2000)与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 500)在白内障患者眼轴测量的检出率和一致性,评价新型扫频测量仪在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至8月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确诊为白内障的患者共561例(944眼),术前分别用OA-2000及IOLMaster500两部生物测量仪进行眼轴测量。检出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以及Bland-Altman分析。结果:OA-2000检出率为95.4%,IOLMaster 500检出率为64.7%,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OA-2000和IOLMaster 500眼轴测量值的散点图呈一条直线,存在线性关系,有极高的相关性(r=1,P<0.05);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两设备测量的眼轴数据一致性良好。结论:OA-2000与IOLMaster 500在眼轴测量的一致性和相关性高。在白内障患者的眼轴测量,OA-2000比IOLMaster 500检出率更高,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眼科门诊疾病谱变化趋势及防疫处理对策。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月9日眼科门诊患者为研究组,以2019年同期就诊患者为对照组。根据ICD-10标准对两组人群进行门诊疾病谱变化趋势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0日以前患者病例数及前十位病种分布及构成比较前无明显改变,但1月20日以后患者病例数明显减少,前十位病种分布及构成和就诊年龄改变明显。结论 疫情期间眼科仍有较多平诊患者,需加强宣教和咨询辅助工作以进一步减少人群流动,对来诊患者,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切断传染途径,避免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比较。方法从我院选取80例体检正常的健康人血液样本,分别采用两种分法进行血常规检验。A组采用新型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B组采用传统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主要观察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结果通过对比发现,A组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5),而检验后发现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新型溶血素对血常规检验学红蛋白的水平明显偏高,但是能够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前后精液质量参数的变化。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筛选有关COVID-19 患者SARS-CoV-2 感染前后精液质量参数变化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9 年12 月~ 2022 年8 月5 日。文献质量采用NOS 评分。统计分析采用StataSE15.0 软件,根据SARSCoV-2 感染后精液检测时间进行亚组分析、敏感度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纳入6 篇COVID-19 患者SARSCoV-2 感染前后的自身对照文献,样本量为21 ~ 100 例。SARS-CoV-2 感染后精液质量参数与感染前相比,总活动精子率[SMD=-0.73,95%CI(-1.16 ~ -0.30)] 和前向运动精子率[SMD=-0.52,95%CI(-0.87 ~ -0.17)] 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56,-2.932,P=0.001,0.003)。亚组分析显示,SARS-CoV-2 感染三个月后精液质量参数与感染前相比,精液量[SMD=-0.15,95%CI(-0.70 ~ 0.40)]、精子浓度[SMD=-0.15,95%CI(-0.43 ~ 0.13)]、总活动精子率[SMD=-0.85,95%CI(-1.87 ~ 0.18)] 和前向运动精子率[SMD=-0.48,95%CI(-1.13 ~ 0.17)]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622 ~ -0.522,均P>0.05)。敏感度分析精液参数结果稳定。结论 初步研究发现COVID-19 患者精液质量短期内可能存在不良影响,三个月后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999.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为医务人员现阶段的工作重点。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在结合众多国际循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多学科专家组编写了《北京协和医院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用诊疗建议(2023)》。秉承循证、简洁、临床可操作的原则,本诊疗建议对目前最新研究证据进行整合,对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关键临床问题,结合北京协和医院一线临床工作经验和专家意见给出一定推荐,旨在提升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及其危重症的认识,提高患者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内以复方季铵盐消毒液(MCP)取代次氯酸钠作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主要消毒剂的可行性。方法 配制体积百分浓度为2%、5%和100%的MCP以及含有效氯250、500或1 000 mg/L的次氯酸钠消毒液,采用凝胶过滤悬液定量消毒试验方法,在消毒剂与病毒液以体积比为1:2、1:1、2:1、5:1混合条件下分别作用1 min,测定MCP和次氯酸钠对SARS-CoV-2的灭活效果。结果 不同浓度和不同配比条件下的2种消毒液对悬液内的SARS-CoV-2灭活对数值均> 4.0。该MCP消毒液保存90 d,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效果无明显降低。结论 MCP消毒液和次氯酸钠消毒液对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良好,可用MCP替代次氯酸钠消毒液作为P3实验室有效消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