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1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712篇
内科学   20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27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25篇
综合类   1177篇
预防医学   37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61篇
  7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2 毫秒
91.
1993年7月~1995年1月,作者对110例晚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TIPSS治疗,成功率为95.15%(7例门静脉血栓放弃TIPP操作)。与TIPSS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1%,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2例,右侧胸腔内出血1例;术后1个月内死亡率是3.88%,死亡原因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和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无1例与TIPSS操作有关。1~19个月随防,出血、腹水复发5例,肝功能衰竭死亡3例。肝癌死亡2例。作者总结TIPSS操作的经验,讨论与TIPSS操作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2.
经动脉化疗栓塞兔VX2肝癌后早期肿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兔VX2肝癌肿瘤细胞凋亡的早期动态改变 .方法 建立 2 7只新西兰大白兔VX2肝癌模型 ,随机分成肝动脉化疗栓塞组 (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灌注化疗组 (Transarterialinfusion ,TAI)、灌注肝素生理盐水组 (对照组 ,Control) ,每组各 9只 .介入治疗后每组再随机分成 3个亚组 ,每亚组 3只 .在治疗后第2 4、72、12 0小时分别处死 3组中一亚组 ,取材肿瘤生长活跃的外带组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和PI双标记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 ,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 (HE染色 )和甲基绿 -派洛宁染色 (MG -P染色 )光镜下形态学方法观察不同时间肿瘤细胞的凋亡变化 .结果 TACE、TAI、Control组在治疗后 2 4、72、12 0小时流式细胞仪法定量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 11.4 4± 2 .15、10 .99± 1.74、6 .0 0± 0 .5 8,5 .84± 0 .6 8、4 .6 5± 0 .11、2 .88± 1.2 3和 2 .80± 0 .15、2 .19± 1.6 9、2 .5 1± 2 .13.TACE、TAI、Control组凋亡在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TACE组 2 4、72小时的凋亡明显高于 12 0小时 (p <0 .0 5 ) .TACE组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比率明显高于TAI、Control组 ;TACE组诱导的肿瘤细胞早期凋亡比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在 12 0小时凋亡仍明显高于其  相似文献   
93.
标准位X线片上胸腰椎椎弓根轴线的放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标准正位X线片上T9~L5椎弓根轴线的放射学表现。方法:10具T9~L5脊柱标本,解剖成单个椎体。直视下沿椎弓根轴线置入导针。测量分析下列数据:标准侧位X线片显示导针达到椎体后壁及椎弓根中段时,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在椎弓根投影内的距离与椎弓根投影最大横径的百分比。另选4具T9~L5脊柱标本,根据上述数据,X线分步监测椎弓根螺钉植入。结果: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位于椎弓根中段时的百分比为(49.16±1.84)%~(51.83±2.53)%,各节段及左右侧椎弓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针位于椎体后壁时的百分比为(61.13±6.09)%~(74.68±6.13)%,左右椎弓根之间、T10 ̄T12之间、T9与L1 ̄L5之间差异分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10 ̄12与T9、L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植入72枚螺钉,68枚位于椎弓根中心,4枚穿破椎弓根,穿破率5.56%。结论: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在椎弓根投影内的比值能间接表达椎弓根轴线,可为经椎弓根手术确定正确的进针轨道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肺转移癌患者,男8例,女7例,15例病灶数为58个,平均每人3.9个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2.5cm。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肺转移瘤灶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对残留厚度≤1.0cm的肿瘤选择平面植入方法,采用18.5~29.6MB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结果15例58个病灶,完全缓解31个;部分缓解14个;无变化8个;进展5个。总有效率77.6%。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部转移癌临床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5.
本文旨在探讨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性治疗问题。对45例患有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经双侧股动脉插管,先端选择性导入对侧髂内动脉;或一侧导入肠系膜下动脉,另侧导入髂内动脉,留置导管12小时,使用突击剂量持续灌注化疗药物。并经手术、B超、CT、内窥镜及指检等方法进行化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其中病灶消失持续1个月以上者9例、病灶缩小50%以上并持续超过一个月者23例、缩小不足50%且增大未达25%者9例、增大超过25%以上者4例,总有效率为71.1%。10例患者出现了脱发及皮肤色素沉着,1例患者出现下肢动脉栓塞,10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等。结论:本法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多次重复术式:选择性强,药效持久均衡且毒副作用小;可提高手术切除率,也为不能手术的癌肿提供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6.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的致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出现症状两年内,50%~90%的患者有关节受损的放射学改变[1].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介入技术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超选择性移植入门静脉分支的可行性:观察移植MSC对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新西兰白兔MSC,用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后,采用介入技术超选择性注入肝硬化兔的门静脉二级分支内,移植后3周取肝脏标本,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同时做血清肝功能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观察移植MSC前后的肝功能变化.结果 超选择性门静脉MSC移植后3周,对移植区肝脏做冰冻切片、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存活的16只动物中有13只结果为阳性,移植阳性率约为81.2%(13/16),证实移植的MSC可以在病理性肝脏组织内存活;移植MSC至病理性肝脏(肝纤维化)后,血清ALT下降,与移植MSC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96±63.12)U/L比(101.26±39.23)U/L,P<0.05],AST、TBiL、DBiL、TP、Al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介人技术做超选择性门静脉分支内MSC移植可以作为一项治疗肝硬化的新手段,但需要在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客观评价疗效(改善肝脏功能)等方面做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胆道支架置入术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国产胆道支架的置入方法。方法 :对 2 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术 ,其中恶性 2 2例 ,良性 3例。对国产胆道支架的置入器械、方法、以及胆道双支架置入术式进行了改良。结果 :胆道支架置入后黄疸明显减轻和消退。术后 1~ 2wk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平均下降了 (146± 39) μmol/L(P <0 0 1)。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置入后存活超过 6mo者14例 (6 3 6 % ) ,12mo者 5例 (2 2 7% )。支架再阻塞发生率 12 % (3/ 2 5 )。结论 :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胆道狭窄的新技术 ,疗效迅速、可靠。国产支架配合长导管鞘和小鞘管技术 ,置入简便 ,创伤小。  相似文献   
99.
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在临床上常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 ,由于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较差而限制了紧急外科手术的实施。近来 ,作者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行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对 6例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进行治疗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 6例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40~ 6 0岁。患肝硬化病史均在 5a以上。 6例患者经胃镜及食管钡餐造影证实均有明显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 5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1例女性患者为间歇性出血 ,每次出血与月经来潮同步 ,于间歇…  相似文献   
100.
PACS诊断工作站匹配小型DSA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ACS诊断工作站与小型DSA匹配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PACS诊断工作站通过视频采集一转换方式采集岛津公司的WHA-50N/S小型DSA的PH-DSA方式获得的视频图像,使用DIGOM 3.0国际标准。对采用该系统检查治疗的67例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价该工作站的使用效能。结果 将PACS诊断工作站与小型DSA相接后,将原来的PH-DSA视频图像转变为10~25帧/S的数字DSA图像,可上传输至PACS,达到资料共享。提高了图像后处理的功能。应用该系统获得的数字图像能够保持原设备的清晰程度,无明显失真,可以显示1~2mm的3~4级血管。结论采用小型DSA与PACS诊断工作站相匹配,可以为介入治疗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