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21篇 |
免费 | 412篇 |
国内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13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12篇 |
口腔科学 | 34篇 |
临床医学 | 715篇 |
内科学 | 213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57篇 |
特种医学 | 27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428篇 |
综合类 | 1188篇 |
预防医学 | 379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260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57篇 |
肿瘤学 | 1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96篇 |
2013年 | 181篇 |
2012年 | 375篇 |
2011年 | 444篇 |
2010年 | 456篇 |
2009年 | 474篇 |
2008年 | 415篇 |
2007年 | 420篇 |
2006年 | 449篇 |
2005年 | 417篇 |
2004年 | 366篇 |
2003年 | 278篇 |
2002年 | 308篇 |
2001年 | 245篇 |
2000年 | 189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10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Χ�����ڴ���Ľ�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自全国主要肝移植中心的 2 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专家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黎介寿教授就《营养支持疗法在肝脏移植中的应用》 ,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卢宠茂教授就《活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处理》(全文另发 )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夏穗生教授致开幕词并做大会总结。《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副总编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李宁教授亦应邀出席了座谈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陈规划教授主持了本次专家座谈会。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原因及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下捕捞断裂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08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科门诊胸部X线诊断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患者11例,采用DSA下经右侧股静脉途径使用不同规格的抓捕器及导管配合捕捞断裂导管;统计静脉港植入资料分析体内导管断裂原因.结果 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发生率为0.39%,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发生率分别为0.16%、2.32%;7例锁骨下静脉港5例由导管夹闭综合征引起体内导管断裂,占71.43%.11例体内断裂导管均成功经右侧股静脉取出.结论 合理选择静脉港的植入途径,将减少体内导管断裂的发生;DSA下能及时捕捞断裂导管,快速解除断裂导管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X线、钡餐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效用,总结诊断经验.方法:以2014年2月~2016年12月,医院确诊的食管裂孔疝或普通胃食管返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为食管裂孔疝40例,普通胃食管返流116例,均采用钡餐、X线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钡餐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87.50%、94.83%、85.37%、95.65%、92.95%,高于X线60.00%、67.24%、38.71%、82.98%、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符合者膈肌脚间距(3.4±1.1)cm,高于误漏诊者(2.5±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钡餐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效果较好,诊断受膈肌脚间距影响,解剖学特征直接影响诊断效用. 相似文献
54.
细菌性肝脓肿的放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治疗(或联合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细菌性肝脓肿病人(其中2例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介入组无1例需中转手术引流,均痊愈出院;对照组39例中有2例因脓肿导管引流不畅需行手术引流,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7.7%)高于介入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介入组病人的退热时间和脓肿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5.
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观察螺纹状椎间融合器(Threaded Fusion Coge,TFC)治疗不稳定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观察TFC对腰椎前凸的影响。方法:1997年11月-2000年3月,31例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滑脱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1例中L4-518例,L5S113例。按Meyerding分类大于Ⅰ度滑脱2例,其余均在Ⅰ度以内,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同时单间隙置入2枚螺纹状椎间融合器(TFC),观察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腰骶关节角,椎间高度指数的变化,观察矢状面脊柱序列的变化,结果:29例患者3月内症状显著减轻,随访期间病情稳定,症状没有复发,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没有变化,术后腰骶关节角增加,并且随访期间没有丢失,手术后椎间隙高度增加1倍,随访期间维持到增加50%。31例获得随访22例。优18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95.5%。结论:椎间融合器治疗Ⅰ度腰椎滑脱症进行椎体间融合早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愈率,并发症低,椎间高度指数是定量分析椎间隙高度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验证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应用于血管介入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血管介入机器人主要包括机械推进系统和图像导航系统两部分,采用主辅结构.外科医生处于主站点位置,发送控制指令到处于辅位置的机器人,机器人将指令转化为导管动作.在玻璃模型预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外科医牛通过远程控制血管介入机器人,将导管插入到预定的目标,最后评测导管定位误差及手术时间.结果 玻璃检测血管模型预实验中,在机器人的操纵下,造影导管可以进入一个任意分支血管模型,导管定位误差<1 mm.在10只成年犬上成功进行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犬的肾动脉与椎动脉造影均顺利进行,无手术并发症,实验平均用时35 min,医生未暴露在射线下.结论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安全和可行的,可实现导管的医生远程操作,基本上满足血管造影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低、中、高浓度臭氧注入猪正常椎间盘后不同时间段髓核组织的变化,探索既高效又安全的臭氧浓度,为临床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型猪10只,于透视下用21G Chiba针刺入猪腰椎间盘中心部,经穿刺针注入臭氧3 ml,重复3次,在椎间孔处注入5 ml于椎旁组织内。其中L5~6,L4~5,L3~4和L2~3分别注入臭氧浓度为90μg/ml,60μg/ml,30μg/ml及无菌空气,L6~S1不进行任何干预,为空白对照。分别在注射后1天、1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处死动物各2只,在相同时间点进行CT及MR检查。处死后取出椎间盘及椎旁肌肉标本,作大体和光镜下观察,对髓核氧化及退变程度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内髓核氧化及退变程度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臭氧浓度越高,增高趋势越明显。术后MRI随访1个月时高浓度组髓核信号T2加权开始减低,其他组不明显。术后2个月注射组所有椎间盘信号均减低,臭氧浓度越高,信号减低越明显。光镜下1天出现髄核细胞的肿胀变性,1周髄核细胞出现与注射浓度正相关的体积缩小和基质含量减少,此后胶原纤维增生,逐渐取代髄核组织,在3个月时,高浓度组髄核干涸的程度,继发纤维化均较中、低浓度组高,并且出现相邻椎体骨性融合。中、高浓度椎旁肌肉注射1周时出现肌纤维肿胀变性及间质黏液变性。结论臭氧浓度越高,髄核的干涸效果越明显,椎间盘退行性变也越明显。高浓度臭氧盘内注射,3个月后椎间盘退变严重,不宜进行临床应用,椎旁肌肉内不宜注射中、高浓度臭氧。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小角度弯曲针穿刺法进行腰5-骶1椎间盘或低位腰4~5椎间盘介入治疗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明显低于髂嵴的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小角度弯曲针法穿刺椎间盘进行介入治疗。透视下旋转血管机的C型臂,使射线方向与椎间隙平行,将皮肤穿刺点位于距离脊柱中线6~8cm处,常规消毒麻醉;将穿刺针的前端2~3cm向一侧弯曲20°后向椎间盘穿刺,侧位观察接近椎间盘后缘时,将穿刺针弯曲端偏向内侧、上方进入椎间盘后外侧部,然后进行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或等离子消融治疗。结果椎间盘穿刺顺利,一次穿刺成功者45例,占90%,穿刺针进入椎间隙后多数与椎间隙平行,利于盘内介入操作(40/50,占80%),仅20%穿刺后针尖位置欠理想,但尚可完成臭氧注射溶核。经穿刺针向盘内注射臭氧分布良好,等离子刀头活动范围适合消融需要,手术后近期有效率96%,无明显穿刺并发症。结论小角度弯曲针法可以避免高位髂嵴对低位椎间盘穿刺的限制,提高穿刺针在椎间盘内的位置精度,有利于顺利施行介入处理,减少穿刺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0.
经皮椎间盘摘出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髓核摘除术(PLD)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临床与影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25例,先行PLD,后行椎间盘内及椎旁注射臭氧。结果25例病人治疗后经一年随访,治愈21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无一例并发症。结论PLD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可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