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62篇
  免费   4171篇
  国内免费   2488篇
耳鼻咽喉   532篇
儿科学   1465篇
妇产科学   774篇
基础医学   3734篇
口腔科学   251篇
临床医学   17755篇
内科学   11614篇
皮肤病学   103篇
神经病学   3195篇
特种医学   73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9篇
外科学   8130篇
综合类   35490篇
预防医学   6498篇
眼科学   576篇
药学   14764篇
  180篇
中国医学   8970篇
肿瘤学   2650篇
  2024年   501篇
  2023年   1895篇
  2022年   1897篇
  2021年   2579篇
  2020年   2549篇
  2019年   2827篇
  2018年   1260篇
  2017年   2489篇
  2016年   2808篇
  2015年   3296篇
  2014年   5702篇
  2013年   5795篇
  2012年   7299篇
  2011年   7661篇
  2010年   6911篇
  2009年   6574篇
  2008年   7286篇
  2007年   7136篇
  2006年   6388篇
  2005年   6562篇
  2004年   5074篇
  2003年   4846篇
  2002年   4197篇
  2001年   3580篇
  2000年   2608篇
  1999年   2218篇
  1998年   2072篇
  1997年   1755篇
  1996年   1650篇
  1995年   1477篇
  1994年   1287篇
  1993年   869篇
  1992年   707篇
  1991年   671篇
  1990年   550篇
  1989年   526篇
  1988年   176篇
  1987年   131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991.
目的 探索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月骨无菌性坏死采用X线片等手段进行早期和晚期诊断,并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移位术,替代坏死破裂的月骨。结果 临床应用8例,术后随访3—9个月,愈合时间3—5个月,腕关节疼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移位术能够重建月骨血运,促使月骨自身恢复。该手术操作简便,为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2.
为避免胸膜腔穿刺损伤肋间血管 ,针对与之密切相关的肋间后动脉的主要分支进行仔细解剖并测量 ,为临床胸膜腔穿刺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和方法选择 2 0例 40侧成人标本 (男女不限 ) ,均经1 0 %福尔马林固定 ,肉眼观察无明显的脊柱侧曲及血管变异。仔细解剖肋间后动脉的主要分支 -侧副支 ,并用游标卡尺测量侧副支起始处的管径、与肋间后动脉主干之间夹角、起始处向外下达下位肋骨上缘处之间距离、与椎体侧缘距离、起始处体表投影点距后正中线之间距离。结 果结果见附表。附表 肋间后动脉主要分支 -侧副支的观测结果肋序管径 ( mm) 与肋间…  相似文献   
993.
994.
随着肝癌诊断率的提高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我国肝癌5年生存率在不断上升。但临床上碰到的已属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或合并转移性肝癌,手术的切除率不高。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1月共行原发性肝癌手术60例.其中16例不能切除的肝癌均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同时插管,间断灌注化疗,效果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无论从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诊断,还是治疗方面都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且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日新月异,我院采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2年5月至2003年6月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其中婴幼儿哮喘74例,支气管哮喘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8例。男性患儿占62%,女性患儿占38%。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急性桥脑旁正中动脉入口部梗死(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3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桥脑BAD的临床表现、MRI影像特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危险因素。结果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平均发病年龄69.2岁,男性/女性=46/36,56/82病情呈进行性发展,75/82有构音障碍,72/82有肢体偏瘫,29/82为高度肢体瘫痪,27/82有轻度意识障碍,6/82伴有不全Homer征,49/82出现面部或(和)偏侧肢体感觉减退,25/82出现周围性面瘫,42/82有非旋转性头晕;13/82有眼球运动障碍。MRI表现有:梗死灶位于桥脑中上部、达桥脑表面,楔形,内侧位于桥脑旁正中、呈类似直线,可显示出基底动脉壁不整;危险因素方面除高血压外还与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有关。结论根据临床特点及MRI表现正确诊断出桥脑BAD,以指导进一步的病因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997.
血管外科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我国,血管外科尚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但近年得以迅猛发展,其主要原因,首先是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血管疾病发病呈逐年增高趋势:其次是随着技术进步和医务人员知识拓展.许多以前未认识的血管疾病被熟知和诊断,许多复杂的血管手术则随着技术革新而为多数医师所掌握。现就临床血  相似文献   
998.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方法 从 1999年 2月~ 2 0 0 2年6月 ,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跟后部软组织缺损 2例、内踝部软组织缺损 2例以及踝前与足背软组织缺损 4例。 结果 临床应用 8例 ,皮瓣面积最小为 7cm×5cm ,最大 2 2cm× 7cm ,术后 8例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3~ 2 4个月 ,皮瓣感觉恢复 ,质地良好 ,外形不臃肿。 结论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血运可靠 ,手术切取简便安全 ,皮瓣厚薄适中 ,质地好 ,不牺牲胫后血管 ,是一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9.
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 报道改进手术方法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筋膜皮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 ,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 结果 临床应用 7例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面积为 15cm× 8cm~ 5cm× 4cm ,穿支血管蒂位于内踝上方 8~ 2 0cm处。随访 6~ 18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该皮瓣设计灵活 ,切取方便 ,血供可靠 ,适于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为一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穿支蒂皮瓣相结合的新型皮瓣。  相似文献   
1000.
患者男,4岁,体重20k。因癫痫大发作,呛入熟花生米1天入院。患儿出生时因脐带绕颈,滞产,造成缺血性脑病,出生后常发生抽搐,癫痫小发作,大约每天发作5、6次,间断大发作。长期服抗癫痫药,痴呆面容,流涎,四肢软瘫。本次发病因进食熟花生过程中突然癫痫大发作,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呛入整口的熟花生。当时有剧咳,10min后抽搐,咳嗽缓解。第二天来诊,神志清,癫痫小发作,呼吸稍促,无紫绀,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左肺呼吸音增强。入院诊断癫痫发作并右支气管异物。请儿科会诊控制癫痫发作,使用四联药(卡马西平、丙戊双镁、鲁米那、苯妥英钠)后,癫痫仍小发作,因考虑支气管异物有可能是癫痫持续发作的一个原因,故当日行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