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93篇
  2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缩宫止血片对家兔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采用RM6240BD型多道生理信号处理系统,记录家兔在给药前10 min及十二指肠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缩宫素(缩宫素组)、缩宫止血片(大、中、小剂量组)后60 min内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结果 缩宫素在10~50 min内可明显增加家兔在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10~40 min内可明显增加家兔在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缩宫止血片大、中剂量在20~50 min内可明显增加家兔在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10~40 min内可明显增加家兔在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小剂量对家兔在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均有作用趋势但不明显.结论 缩宫止血片有增强家兔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动态分析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特点.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治疗100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男18例,女82例;年龄7~36个月,平均19.4个月.左侧68例,右侧32例.髋关节脱位按Zionts等方法分度,Ⅰ度15例,Ⅱ度50例,Ⅲ度26例,Ⅳ度9例.治疗时行内收肌切断与牵引74例,直接闭合复位26例.按四级功能评价标准判定临床疗效;于复位前、复位后第3、6、9和12个月动态测量患、健侧髋关节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和髋臼深度与宽度比值[acetabular index of depth to width,AI(D/W)],并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治疗12个月功能恢复总优良率达88.00%.复位后12个月,患侧AI由治疗前(37.17±2.17).下降至(27.02 ±3.54).,AI(D/W)由22.06%±1.65%增长至29.80%±3.56%,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AI下降幅度、AI(D/W)增长幅度明显快于健侧(P<0.01).复位后1~3个月、10~12个月AI分别为(3.22±1.42).和(3.41±2.03). 9 AI(D/W)分别为2.69%±1.83%和2.33%±1.13%,明显快于其他时间段(P<0.01);各时间段患侧AI下降幅度、AI(D/W)增长幅度均明显快于同期健侧(P<0.01).复位后12个月,7~12月龄、13~18月龄A1分别为(13.71±396).和(11.48±4.15).,AI(D/W)分别为9.95%±3.81%和8.28%±3.58%,明显快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各年龄段患侧AJ、AI(D/W)变化速度均明显快于健侧(P<0.01).结论 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操作简便,治疗效果良好,在治疗后12个月内,患侧髋臼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健侧;患侧髋臼的发育高峰期在复位后1~3个月和10~12个月;患儿年龄<18个月为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3.
高血脂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发生问题。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国人群血脂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其升高幅度却很惊人。因此,积极检出、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已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心血管病预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4.
王晨明 《医疗装备》2002,15(3):28-28
XD-2型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全晶体管化的低频正弦波发生器。该仪器利用热敏电阻来实现正弦波幅度的稳定。本文采用晶体二级管等元件对稳幅电路进行了改进,使得正弦波的幅度更加稳定,波形失真更小。  相似文献   
65.
随着全国“非典”新发病例数的大幅度减少,公共场所戴口罩的人少了。其实,抗击“非典”是一场持久战,在某些场合人们还得戴上口罩:况且口罩的作用并不仅限于防“非典”,在防治其他呼吸道疾病方面,它仍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 探究四维(4D)超声对运动靶体积分辨能力。方法 选用前列腺超声模型,分组对比研究应用4D超声在不同运动振幅(A)及运动周期(T)下勾画前列腺靶区,模拟A值分别设置为0.5、1.0、2.0、3.0、4.0、5.0 mm,t值设为1、2、3、4s。分别计算模体前列腺靶体积,并以靶区静止时超声图像作为对照,分析两者间差异。结果 模体静止时超声靶体积与CT靶体积大小有较高一致性(P>0.05)。A值为0.5、1.0 mm,t值为1~4s时的体积与静止时超声靶体积相近(均P>0.05);A值为2.0、3.0 mm,t值为1~3s时靶体积与静止时超声靶体积不同(均P<0.05)。A值为2.0 mm,t值为4s时靶体积与静止时超声靶体积相近(P=0.710),组内极差为6.7cm3,标准差为1.15cm3;A值为3.0 mm,t值为4.0s时靶体积重复性差,组内极差为14.4cm3;A值为4.0、5.0 mm,t值为1~4s时组内极差分别为3.27~17.63cm3、6.51~21.02cm3。各周期下靶体积重复性很差,不能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4D维超声可在患者运动周期1~4s内、运动幅度≤1 mm内为患者靶区勾画提供可靠参考数据,探头初始位置无影响。  相似文献   
68.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不良反应作客观评价。方法:将10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周导入期合格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厄贝沙坦150mg。1次/日,依那普利,5mg,2次/日。观察两组服药4周与8周前后血压的改变,治疗前后血生化、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与8周后,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降压幅度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对血糖、ALT无显著性差异,TC及LDL-C显著下降。结论: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厄贝沙坦对DBP降幅高于依那普利,且显著降低TC及LDL-C,对心、肝、肾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9.
塔里木YM地区勘探程度高,各向异性突出,如速度变化大、低速陷阱等,使得低幅度构造落实困难。在各向异性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区上述的特点,通过多次实践,形成了一套基于VTI介质的各向异性网格层析成像的叠前深度偏移流程。V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基本解决了本区各向异性问题,得到了准确的速度场,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深度与钻井深度基本一致,低幅度构造成像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单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比较其弱视眼和非弱视眼的差别.方法 23例能配合检查的单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采用改良移近法及正负球镜翻转法分别测量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并与同期就诊的12例(24只眼)正视儿童作对照比较.结果 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分别为(15.43±1.33)D和(6.45±2.19)次/min,与正视儿童眼无明显差别(t=0.781,P=0.451;t=1.072,P=0.293).弱视眼的调节幅度为(13.22±1.61)D,与正视儿童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0,P=0.006),弱视眼的调节灵活度为(6.36±1.40)次/min,与正视儿童眼无明显差别(t=1.542,P=0.137).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与弱视眼调节幅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94,P=0.032),调节灵活度的比较无明显差别(t =1.286,P=0.212).结论 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调节幅度明显低于非弱视眼及同龄正视儿童,其非弱视眼的调节幅度与同龄正视儿童无明显差别.弱视眼与非弱视眼的调节灵活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