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3篇
  免费   719篇
  国内免费   430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448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4896篇
内科学   1282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686篇
特种医学   4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192篇
综合类   7512篇
预防医学   3151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4320篇
  69篇
中国医学   1400篇
肿瘤学   238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528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647篇
  2016年   667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1625篇
  2013年   1488篇
  2012年   1680篇
  2011年   1763篇
  2010年   1557篇
  2009年   1403篇
  2008年   1914篇
  2007年   1694篇
  2006年   1356篇
  2005年   1521篇
  2004年   1186篇
  2003年   998篇
  2002年   889篇
  2001年   644篇
  2000年   467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教育测量与评价对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教育评价既促进学生学习,又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以实现持续质量改进。"健康中国2030"的整体目标、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民的健康需求,对新时代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高等护理院校应以国家和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院校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测量理论为基础,制定完善的学业评定标准,科学地开展毕业考核,保证人才"出口"质量。毕业考核作为终结性评价,测试内容在评价质量中起核心作用,应符合国家护理学专业培养标准,并与院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契合。院校应关注护理本科生毕业考核质量,在保障测试信度的同时,做到实施公平、评价适当、标准一致,以确保测试的效度。教育管理部门及各院校应优化评价体系,加强对护理本科生毕业管理,在充分开展系统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胜任力导向和结果导向,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全方位反馈评价管理。文章结合国内外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的现状,从考核目的、内容、方式、评价主体、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与分析,为我国加强护理学本科教育,完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评价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持续改进临床静脉留置管道维护质量中,静脉治疗小组的临床价值。方法:设立静脉治疗小组,将小组设立前后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对静脉治疗小组应用前后的维护效果予以评价。结果:相比参照组,研究组静脉置管术后各项并发症、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持续改进临床静脉留置管道维护质量中,静脉治疗小组具有积极影响,应用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低氧方式和低氧程度对机体的影响不同, 为探讨急性间歇低氧暴露对健康受试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开展了本前瞻、随机、交叉对照性研究。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随机暴露于急性间歇低氧、急性持续低氧、常氧, 监测心肺功能指标(心率、血压、最低血氧饱和度以及肺功能)的变化, 并在干预结束后再次测定肺功能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研究结果提示, 一定强度急性间歇低氧暴露对人体心肺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是指衣原体在不利生长的条件下,为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产生的一种可逆状态。临床治疗实践、对未加工的rRNA检测和基因分型等方法证实持续感染存在于体内。体外研究发现与病毒共同感染、细胞因子、营养缺陷、抗生素效应诱发持续感染。抗生素联合治疗、抗生素联合色氨酸治疗、疫苗和噬菌体有利于CT的清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宫腔镜下移植胶原膜复合骨髓干细胞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3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34例患者列为改进组。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质量有所提高,满意度有所增长,改进前患者满意度为65.8%,改进后满意度为97.1%,χ2=11.202(P <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物警戒》2020,(4):253-256
1EMA总结2019年发布的药品安全重要新建议2020年1月9日,欧洲药品监督管理局(EMA)网站发布了《2019年人用药品简报》(Human medicines highlights 2019)。报告中提及:药品一旦获准上市,EMA和欧盟各成员国即持续监测产品质量及其在上市后真实使用中的获益-风险平衡;这一举措旨在优化用药方式、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并保护患者、使其免于发生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为此采取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修改产品信息、暂停使用/销售、召回部分批次,直至产品撤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I PASS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在先心病专科PICU实施过程中对护士交班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及查阅相关文献,对传统交班模式进行改良设计,加入先心病专科元素,制定出符合先心病PICU实际情况的I PASS结构化交班单,选取我院PICU内工作的9名护士参与研究,将2017年9月应用传统的床旁交接模式进行交班的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0月应用I PASS结构化交班模式进行交班的设为干预组,比较实施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前后护士交班完整率及对患儿"十知道"知晓率。结果对照组护士交班完整率为68.33%,干预组护士为95.16%,对照组内患儿"十知道"知晓率为68.9%,干预组为92%,干预组效果显著高于干预照组(P0.05)。结论运用I PASS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规范化实施PICU患者交班流程,能有效提高交班信息完整传递,提高PICU责任护士对危重患儿病情掌握情况,提升交班质量,促进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持续护理质量控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办法,能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及出院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QZD-B型全自动洗胃机的三例故障维修及改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