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5篇
  免费   567篇
  国内免费   553篇
耳鼻咽喉   104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165篇
基础医学   639篇
口腔科学   162篇
临床医学   949篇
内科学   1057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121篇
特种医学   2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654篇
综合类   3064篇
预防医学   505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1361篇
  3篇
中国医学   1154篇
肿瘤学   164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657篇
  2007年   633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674篇
  2004年   581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568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453篇
  1998年   486篇
  1997年   439篇
  1996年   438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心电图Wellens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Wellens发现并提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后,心电图胸前导联可以出现持续的特征性T波改变及演变,提示左前降支的近端严重狭窄(〉50%)。此后,人们将其命名为心电图Wellens综合征(Wellens’Syndrome),又称左前降支T波综合征(LAD coronau T-wave syndrome)。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某些致炎因子的发现,出现了一系列新药。环氧合酶-Ⅱ特异性抑制剂与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比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早期联合使用改变病情性抗风湿药在近期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此外重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 (etanercept)、人体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dalimumab)和阿那白滞素(anakinra)等生物学治疗及中药治疗均显示了新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63.
汤艳春  王吉波 《山东医药》2003,43(28):13-15
目的 探讨 Fas、Fas配体 (Fasl)及 Bcl- 2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其与 PSS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30例 PSS患者及 10例正常人组织唇腺中 Fas、Fasl及 Bcl- 2的表达进行检测和组织细胞定位。结果  PSS患者唇腺组织腺泡上皮细胞 (AEC)和导管上皮细胞(DEC)中 ,Fas/ Fasl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 (P <0 .0 1) ;Bcl- 2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PSS组 AEC、DEC及浸润单核细胞(IMC)中 ,Fas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三者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Fasl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 DEC与IMC均显著高于 AEC(P<0 .0 5 ) ;Bcl- 2阳性细胞表达百分比 :IMC显著高于 AEC和 DEC(P<0 .0 5 )。结论 PSS患者唇腺上皮细胞 Fas、Fasl表达增加及 Bcl- 2表达减少可能是 PSS患者唾液腺破坏的原因之一 ;Fas、Fasl和 Bcl- 2在 IMC中异常表达也为 PSS患者唾液腺破坏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4.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心肺转流乳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术会引起机体新陈代谢的变化,婴幼儿患者的改变比成人更明显[1]。乌司他丁是一种蛋白酶抑制药,对于CPB导致的各种炎性介质的释放以及蛋白酶的释放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2]。本研究观察乌司他丁对婴幼儿围CPB期血浆中乳酸(Lac)浓度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0·5~5岁,体重6~20 kg。房间隔缺损(ASD)10例、室间隔缺损(VSD)16例、法洛四联症(TOF)8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PECD)6例,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A组,n=20)、对照组(B组,n=20)。所有患儿术前均无呼吸道炎症,肝、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蛋白(nm23和P53及S100A4)在晚期胃癌转移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nm23、P53和S100A4在74例胃癌患者的癌、癌旁、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肝脏、胰腺、卵巢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同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P53和S100A4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nm2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同癌组织相比,淋巴结中nm2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远处转移组织S100A4表达明显升高(P〈0.01)。3者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部分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癌组织中nm23^+/P53^+、P53^+/S100A4^+和nm23^+/S100A4^+的基因表型比例分别为48例(64.9%)、50例(67.6%)和39例(52.7%),其中P53^+/S100A4^+、nm23^+/S100A4^+和nm23^+/P53^+/S100A4^+均与胃癌的高转移潜能相关。结论nm23和S100A4在肿瘤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检测nm23、P53和S100A4的表达可用于评定胃癌的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对小鼠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经体外转录合成针对CD80 mRNA和CD86 mRNA序列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转染供者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DC转染CD80siRNA、CD86siRNA前后CD80 mRNA和CD86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表面CD80及CD86的表达情况。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前7d,经静脉给受者输注经siRNA干扰后的DC(干扰DC组),同时设立同种异体对照组、环孢素A(CsA)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CsA 5mg/d)、同系移植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移植前输注未转染DC),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进行病理分级,并测定移植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siRNA转染DC后,其CD80 mRNA及CD86 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D80、CD86的阳性率分别由84%和67%下降至35%和30%。与同种异体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比较,干扰DC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组织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显著降低(P〈0.01),移植心脏组织中IL-2 mRNA和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利用RNAi敲减供者骨髓来源的DC表面B7分子的表达,以阻断BT/CD28共刺激通路,具有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并使T辅助细胞分化向Tn2型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抑胶素对大鼠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在Wistar大鼠脑尾状核接种C6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应用抑胶素前后对鼠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经抑胶素治疗后可见肿瘤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密度下降,随浓度增加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实验组(抑胶素浓度32μg/kg)较对照组表达降低(P<0.05);实验组(抑胶素浓度64μg/k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实验组、(抑胶素浓度分别为8μg/kg及16μg/kg)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顺铂组瘤体内VEGF与实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胶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而起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与抑胶素本身的浓度有关,高浓度抑胶素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68.
垂体腺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而无功能微腺瘤占到成人尸检的23%左右。生理上根据免疫组化将垂体腺瘤按功能分为有激素分泌活性腺瘤(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FPA)和非激素分泌活性腺瘤(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NFPA)两大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9.
70.
乙肝病毒X蛋白(HBx)致癌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健  朱晓茹  李秋萍 《医学综述》2003,9(5):284-286
乙肝病毒 (hepatitisBvirus,HBV)感染和肝细胞癌 (hepato cellularcarcinoma,HCC)相关率高达 80 % ,HBV感染者发生HCC的危险性是无感染者的 2 0 0余倍。HBV是HCC的重要诱因这一结论已被科学界广泛接受 ,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 ,随着对HBx生物学功能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HBx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仅就HBx在诱导HBV相关HCC中所起的作用综述如下。HBx是HBV 4个开放读码框 (ORF)中的x ORF编码的病毒蛋白 ,为含有 1 54个氨基酸的多肽 ,分子量 1 7ku ,由于其基因位于第 1 3 74 1 83 6位核苷酸之间 ,是HBV基因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