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45篇
预防医学   6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1篇
中国医学   104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大量篇章论述了中国传统医德伦理思想,本文试图从中发掘出它对医德思想的创立,发展及促进作用,探讨其对社会主义医德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2.
《内经》中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生命本原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内经》中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生命本原说。《内经》既论述了人体生命本原于父母生殖之精,生命过程的维系依赖于自身之气运动的中医学生命本原说,又讨论了存在于宇宙中的精或气或天地阴阳之气是人类与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的中国古代哲学生命本原说。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对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能在微观层次上阐释人体生命的本原和生命过程的维系机制,故在中医学范畴中应被逐渐淡化。中医学的生命本原说则强调精为人体生命之原、气为人体生命之维系的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来源和生命过程的认识,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反映了中医学的特色,是今后应花大力气在微观层次上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43.
子午流注与中国古代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午流注理论体系广泛引用先秦、两汉以降的阴阳五行学说 ,在宋、明理学的背景下 ,采用了象数派《易》学的研究成果。其纳甲法几乎纯采象数派易学之说 ,融干支、五行、阴阳之说于一炉 ,结合针灸临床实践 ,创造性地建立起古代时间治疗学体系。该体系是古代医家在敏锐观察、深入思考的基础上 ,成功引入哲学思维框架立说 ,形成的一个医学与哲学巧妙嫁接的严密系统。这一成就在那个时代有相当的先进性 ,出现并流行于那个时代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4.
中医奇经八脉中的冲脉在《内经》中又称“太冲脉”。无独有偶,古天文历法颛顼历也有“太冲”一词。颛顼历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古六历”之一,秦统一至汉初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颛顼历之“太冲”是颛顼历历元时刻的天文现象。所谓历元是指古代天文学家们为自己制定的历法所寻找的起算点,它要求多种记时系统同时起算于该时刻。颛顼历历元是在甲寅年正月初一正逢立春,并且这天干支恰好为甲寅的日子的平旦时刻。历元时刻日、月及五大行星正好同时汇合在二十八宿的营室五度处而形成“日月合壁”、“五星连珠”的奇异景象[1],这种现象便称“太…  相似文献   
45.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中的筹资问题研究(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6.
论"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这段经文讲到的“三”,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它既是太极之妙用,为造物之始,而有“三生万物”;同时又是先天与后天的具足,包涵了万物的本质———即“冲和”之整体。一切事物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47.
1998年由我牵头并执笔,有10名院士和20多名药学界教授参加的一份中国工程院咨询报告:《振兴我国民族医药工业,加速新药研究开发的建议》送达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批示:“请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有关9个部委开会研究后答复:咨询报告反映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基本情况,所提建议是积极合理的,很多工作正在逐步改革落实。  相似文献   
48.
赵铮 《医药世界》2004,(10):58-59
2003年是我国企业继续大踏步走进美国的一年。经商务部备案我国当年在美设立的非金融类企业有83家,协议投资金额1.25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1.13亿美元。  相似文献   
49.
古代中医对耳鸣、耳聋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医早在《内经》就载有关于耳鸣、耳聋病因病机的论述,此后经历代医家不断完善,发展了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理论,使中医治疗本病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系统挖掘、整理古代医家对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多种治法及保健养生等方面的理论,对指导现代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0.
从中医概念的界定谈中医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应分为古代中医和现代中医,中医的现状是继承不力、发展缓慢,其中自圆其说的理论框架已成为束缚中医发展的瓶颈。中医药要发展,一要打破自圆其说,二要向西医学习,三要发挥整体观,辨证论治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