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1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82篇
内科学   46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666篇
预防医学   548篇
药学   820篇
  21篇
中国医学   244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伍文瑞 《长寿》2007,(5):10-10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用自我按摩治疗慢性胃炎简便易行,疗效明显,无副作用。现将按摩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2.
王付 《家庭医学》2007,(9):57-57
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以及红斑性胃炎等)是常见多发病。笔结合临床辨治慢性胃炎。认为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有清泻胃热、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理气解郁以及化痰和中等。慢性胃炎病变证机属于脾胃虚寒证最多.桂枝人参汤是治疗脾胃虚寒证比较理想方药。如曾某,男,惠慢性胃炎20年余,近因饮食不当而诱发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根据胃脘疼痛,恶食冷食,舌淡苔白略腻,以此而辨为脾胃虚寒证。给予桂枝人参汤加味6剂,用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又以前方治疗30余剂,并嘱咐病人平时应当重视饮食调护,不食寒凉。至今已年余,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93.
用尿素酶试纸对625例胃镜受检者进行 HP 检查,结果慢性胃炎347例(67.2%)阳性,消化性溃疡71例(74.7%)阳性,表明 HP 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文章还简述 HP 的致病机理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94.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司远萍,宋跃进(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430074)指导丁文正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疗效观察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我们用半夏泻心汤治疗126例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情况简介...  相似文献   
95.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慢性胃炎131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及单纯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 31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 ,4 7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单纯中药治疗 ,1 5d为 1疗程 ,共治疗 3个疗程 ;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临床症状及胃镜结果。结果 :1 31例经服中药及针刺治疗 4 5天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胃粘膜病变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为91 . 7%;4 7例单纯服用中药治疗 4 5天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胃粘膜病变改善明显 ,总有效率为 71 . 1 %;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 (P <0 . 0 1 ) ;针药结合组、中药组 ,胃镜结果显示 ,胃粘膜病变程度均有不同的好转 ,但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 (P <0 . 0 1 )。结论 :针药结合及单纯服用中药对慢性胃炎临床症状、胃粘膜的修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但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 ,提示临床治疗各型慢性胃炎 ,应以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96.
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慢性胃炎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 7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分为脾胃湿热及脾胃虚寒两型,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口服贵鼎康磷酸铝凝胶.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及 HP清除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胃黏膜形态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方面情况相近.结论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胃炎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98.
慢性胃炎是由于胃粘膜遭受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而发生的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99.
幽门螺旋杆菌对慢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幽门螺旋杆菌 (HP)对慢性胃炎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影响。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 ,观察正常人、HP- 组和HP+ 组慢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数量 ,G D细胞的比值以及G、D细胞接触的百分率。 结果 G细胞数量在 3组中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HP+ 胃炎组D细胞显著减少 ,与其他 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G D细胞比值增高 ,G、D细胞接触的百分率下降。 结论 HP可抑制胃窦D细胞生长抑素的合成和D细胞的增殖 ,从而可能减少D细胞对G细胞胃泌素分泌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0.
幽门螺旋杆菌 (HP)是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而且与胃癌的发生亦有相关[1 ,2 ] 。目前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金标准为1 4 C -尿素呼气试验。本文应用1 4 C -尿素呼气试验及胃粘膜病理切片HP染色 ,分别对照86例慢性胃炎、32例溃疡病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定并对HP感染检查的治疗进行对比。材料和方法一、对象 :(一 )正常对照组 :30例 (男 1 8,女 1 2 ) ,年龄 2 0~ 4 0岁 ,平均 35岁 ,来自健康志愿者无胃病史 ,GI、CT、MRI检查时无上腹不适 ,心、肝、肺功能正常。(二 )慢性胃炎组 :86例 (男 4 0 ,女 4 6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