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5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06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19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79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47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2388篇
预防医学   57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68篇
  11篇
中国医学   46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992.
毕沛  郝红颜  师育红 《医学信息》2010,23(2):498-498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病症,特别是三岁以内的小儿较为多见,惊厥发作时,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伴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面部肌肉和四肢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惊厥发作时间,一次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有时会反复发作,甚至出现持续状态,如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则会引起小儿脑损害。本科自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惊厥患儿124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发病原因,为降低新生儿惊厥病死率及减少后遗症提供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新生儿惊厥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入院24h止惊37例,占74%.24~72h内止惊9例,占18%,治愈率92%.因惊厥不止或病情危重放弃治疗及死亡共4例,病死率8%.结论 提高产科技术水平,对高危新生儿做好监护,以预防为主,迅速进行病因诊断.针对病因治疗比抗惊厥治疗更为重要,可减低神经系统损伤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994.
林加斌  项跃林  朱凯 《安徽医药》2007,11(6):537-538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本科收治的75例首次发作热性惊厥患儿的首发年龄、发作次数、发作时体温、持续时间、发病季节、伴随疾病、脑电图改变、治疗及转归等进行随访观察及研究.结果 热性惊厥患儿首次发病多见于6月龄~3岁,以7~9月发病率最高,62.7%的患儿发作一次,复发率为37.3%,FC的复发与首次发作时的年龄、体温、持续时间和FC分型、脑电图表现以及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有遗传倾向性,伴有危险因素者易复发且易转为癫痫,对首次发作患儿应进行危险因素评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95.
苏萍  陈蓓  蔡霞 《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10):1071-1074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治疗小儿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小儿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静脉注射负荷量咪唑安定0.3 mg*kg-1后,用注射泵持续泵入咪唑安定,从2 μg*kg-1*min-1起,每15 min增加1 μg*kg-1*min-1,最大剂量10 μg*kg-1*min-1,至惊厥停止后,维持给药24 h.对照组给地西泮0.3 mg*kg-1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g,惊厥未停止或又出现另一次惊厥发作者,15 min后再次注射同等剂量地西泮,同时使用苯巴比妥20 mg*kg-1静脉注射,12 h后按5 mg*kg-1肌注维持.结果 (1)治疗组惊厥完全控制35例,无效3例;对照组惊厥完全控制25例,无效9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2)治疗组停药后患儿完全恢复清醒状态时间平均(8.2±4.1)h,对照组平均(14.3±6.7)h,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3)治疗组惊厥控制时间平均为(38±23)min,对照组平均为(48±29)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4)静注负荷量咪唑安定仅出现一过性心率和血压下降.结论 咪唑安定治疗小儿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6.
热性惊厥患儿心肌酶学变化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勍  马亚萍  金春华 《山东医药》2009,49(5):99-100
热性惊厥(FC)是小儿常见急症,多数国家报道儿童FC患病率为3%~5%,我国为3.9%。研究显示,心肌酶学改变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为探讨FC患儿心肌酶学变化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小儿腹泻病伴惊厥3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茜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172-173
目的:探讨腹泻病伴惊厥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2例腹泻病伴惊厥的临床资料。结果:热性惊厥13例,低钙血症6例,低镁血症2例,低钠血症2例,病毒性脑炎2例,中毒性脑病2例,良性惊厥5例。结论:腹泻病伴惊厥原因较多,但主要与发热、电解质紊乱有关,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小儿秋冬季腹泻的病原、I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案。方法:将近两年本科收住院的205例秋季腹泻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秋季腹泻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发病初期热性惊厥为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约50%患儿出现心肌损伤。202例患儿好转治愈出现,住院时间平均5d,死亡3例。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疗效好。  相似文献   
999.
张俊红  王文革  徐华 《中国医药》2010,5(6):571-573
目的 了解热性惊厥对患儿心脏的损伤及1,6-二磷酸果糖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56例确诊为热性惊厥患儿的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指标进行分析,并与50例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资料进行对比;根据是否应用1,6-二磷酸果糖将56例热性惊厥患儿分为应用组32例,对照组24例,应用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比较用药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 热性惊厥患儿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异常率100%,其中以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增高(分别为:85.7%、89.3%、94.7%)最为显著,较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为:14.0%、28.0%、66.0%)明显增高;热性惊厥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48.2%,较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异常率(22.0%)高.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能显著改善心肌酶异常.结论 热性惊厥对患儿心脏易造成损伤,应用1,6-二磷酸果糖能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急救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69例住院小儿惊厥病例,对其急救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24例(34.78%),好转43例(62.32%),死亡2例(2.3%)。死亡病例中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各1例。结论维持生命功能,积极针对病因治疗,惊厥才能彻底控制,防止惊厥性脑损伤,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