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48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283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6212篇
内科学   1162篇
皮肤病学   126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594篇
外科学   1118篇
综合类   8596篇
预防医学   2663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4034篇
  87篇
中国医学   1397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803篇
  2019年   735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795篇
  2016年   746篇
  2015年   856篇
  2014年   1792篇
  2013年   1639篇
  2012年   1767篇
  2011年   1917篇
  2010年   1636篇
  2009年   1529篇
  2008年   1764篇
  2007年   1605篇
  2006年   1482篇
  2005年   1438篇
  2004年   925篇
  2003年   838篇
  2002年   605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1急性胸痛患者危险分层的意义 急性胸痛(chest pain)是急诊室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美国统计急诊室胸痛患者大概超过800万人次/年,占总急诊患者5.4%。胸痛包括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其中心源性胸痛危害最大,致死致残率高,急诊室内急性胸痛诊治的主要目标在于准确识别这类患者。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CRAMS和ISS评分对伴脊柱损伤多发伤患者急诊护理的意义。方法:以CRAMS和ISS评分系统对104例患者进行院前和院内病情评估,给予急诊护理,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分析CRAMS和ISS评分系统与并发症相关性。结果:休克并发症患者40例,6例患者致残,2例患者死亡。评分系统显示,CRAMS评分越高,各项并发症出现较少,9~10分患者仅出现2休克患者,总并发率16.67%,与7~8分组和≤6分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ISS评分越高,各项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越大,9~15分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00%,16~19分组和20分组则分别达到了68.97%和8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CRAMS和ISS评分系统对伴脊柱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进行院前和院内评估,从而对患者病情、并发症及预后情况正确判断,对临床急诊护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冯春 《护理学杂志》2013,(11):28-30
目的 为提高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效率,缩短患儿候诊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方法 对儿科急诊室进行环境、预检工具和仪器配置,并对预检分诊流程进行改良.结果 每例患儿的预检时间由过去的5 min缩短至3 min.改良前(2009年)统计有6例患儿在候诊中发生病情恶化,改良后2010年发生3例、2011年2例、2012年1例.结论 改良后的预检分诊流程有助于患儿合理分流,可缩短患儿候诊时间,提高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及其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构建远程急诊护理模式,最大限度地争取抢救时机,减少并发症。方法基于移动通信短信业务,在诊前通过手机短信远距离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自救和护理,为进一步救治创造有效条件。结果此方法简单易行,对于许多突发病危患者的救护,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该模式的开展,使院前急救护理服务得到了有效延伸,切实解决了危、急、重症患者因路途遥远、医学知识贫瘠、现场救治环境受限等而延误最佳抢救时机的问题,是急诊救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5.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突发性破裂容易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1].动脉瘤在破裂之后,其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与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动脉瘤再破裂以及脑血管痉挛[2].对破裂的颅内动脉瘤进行早期手术夹闭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就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与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总结治疗该疾病的手术经验,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结肠内支架植入术作为择期手术的过渡,可替代急诊手术治疗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为探讨其优势,van Hooft JE等前瞻性纳入了98例急性左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层、区组随机化法)分为2组,一组行结肠内支架植入术(支架组,n=47),另一组行急诊手术(急诊手术组,n=51)。试验未采用盲法,主要结局指标为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以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调查),分析方法采用意向性分析。  相似文献   
997.
【摘要】随着对运动性损伤的重视,颈椎损伤固定搬运术成为急诊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最基本及重要的急救技能之一,基于既往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培训效果欠佳,为改善教学效果,顺应教学需求,结合前几年急救技能培训的经验,使用模拟急诊结合TBL (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进行颈椎损伤固定搬运术的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调查分析沈阳地区急诊手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统计表,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诊手外伤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并加以分析,主要包括:急诊手外伤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致伤原因、伤害环境、损伤类型等因素。结果急诊手外伤患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比值为5.78:1;高发年龄段在16-35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所占比例最高。为51%.高中学历占20.69%;引起伤害的原因,以工作中操作不当所受伤害最多,占69.99%,家庭生活中受伤占19.35%:开放性损伤占98.28%,其中挤轧伤、切割伤分别占36.65%,35.06%,闭合性损伤仅占1.72%。结论本地区急诊手外伤患者以青中年居多,且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工伤、开放性损伤所占比例最高,应重点预防。  相似文献   
999.
医院急诊外伤感染通常起病急,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故选择一种敏感、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致关重要。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为半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及治疗效果与林可霉素相同,但脂溶性、渗透性优于林可霉素[1]。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本科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作为急诊外伤感染预防性用药的临床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300例,按照缝合方式将其分为美容缝合组和外科缝合组,每组150例。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经过术后6个月的随访,美容缝合组的术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美容缝合技术在颌面部急诊创伤中可以保障创口愈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