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246篇
  免费   12097篇
  国内免费   4966篇
耳鼻咽喉   359篇
儿科学   3532篇
妇产科学   608篇
基础医学   5195篇
口腔科学   289篇
临床医学   52330篇
内科学   36948篇
皮肤病学   804篇
神经病学   5155篇
特种医学   70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1篇
外科学   11068篇
综合类   103460篇
预防医学   21921篇
眼科学   929篇
药学   51821篇
  727篇
中国医学   34390篇
肿瘤学   3510篇
  2024年   2002篇
  2023年   7624篇
  2022年   6266篇
  2021年   8721篇
  2020年   8456篇
  2019年   8942篇
  2018年   3714篇
  2017年   8093篇
  2016年   8265篇
  2015年   9406篇
  2014年   17504篇
  2013年   16890篇
  2012年   19616篇
  2011年   21069篇
  2010年   19147篇
  2009年   17915篇
  2008年   19016篇
  2007年   18160篇
  2006年   16326篇
  2005年   16968篇
  2004年   15397篇
  2003年   16234篇
  2002年   11639篇
  2001年   10068篇
  2000年   7441篇
  1999年   5226篇
  1998年   4672篇
  1997年   3915篇
  1996年   2934篇
  1995年   2394篇
  1994年   1639篇
  1993年   1160篇
  1992年   884篇
  1991年   798篇
  1990年   522篇
  1989年   549篇
  1988年   212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132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目的调查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过渡期心衰相关症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心脏病患者抑郁量表、照护负担问卷和家属照护者照护能力问卷,对219例老年心衰患者及主要家庭照护者,于患者出院前1~2 d、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心衰相关症状随着出院过渡期的延长呈恶化趋势,与出院前1~2 d相比,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患者的心衰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P0.01)。抑郁症状在出院后1个月得分最高(90.31±3.27),随着过渡时间的延长得分逐渐下降(P0.01)。回归分析显示,出院过渡期患者心衰相关症状受患者服药种类、心功能分级和照护能力的影响;抑郁受患者年龄、病程和住院次数的影响(P0.05,P0.01)。结论老年心衰患者出院过渡期心衰相关症状较差且呈动态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该制定针对性的过渡期护理计划,减轻患者症状负担。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并发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外周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收治的190例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为HFpEF并发MP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未并发MP感染的HFpEF患者106例为HFpEF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galectin-3、MMP-3水平;比较随访1年后不同预后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NT-proBNP、galectin-3和MMP-3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HFpEF并发MP感染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galectin-3、MMP-3水平均高于HFpEF未感染组(P<0.05)。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 NT-proBNP、galectin-3、MMP-3联合检测评估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01;年龄≥65岁、住院时间≥14 d、NT-proBNP≥6 091.35 pg/ml、galectin-3≥9.16 ng/ml和MMP-3≥245.53μg/L是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T-proBNP、galectin-3、MMP-3在HFpEF并发MP感染预后不良患者的外周血中均呈高表达,且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35.
<正>急性附睾睾丸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根据病史、体检及超声等辅助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一般采取抗生素控制感染、活血化瘀、卧床、抬高阴囊和局部理疗等保守治疗,多能治愈,导致睾丸坏死的患者临床较少见~([1])。本研究对1例急性精索附睾睾丸炎致睾丸坏死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6.
137.
王武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11):2218-2221
目的 探究预防性静滴钾离子、镁离子对急性心梗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性心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为76.9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ib、PT以及Plt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Plt及Fib水平低于治疗前,PT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t及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15.3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静滴钾离子与镁离子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梗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其血流变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73-3875
目的研究基于循证护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护理干预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GQOL-74(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QOL-74量表下心理状态、活动能力、家庭功能和机体健康水平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心力衰竭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