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16篇
  免费   1058篇
  国内免费   42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55篇
妇产科学   107篇
基础医学   778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3229篇
内科学   2979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296篇
特种医学   5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982篇
综合类   7802篇
预防医学   1805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3193篇
  34篇
中国医学   5939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604篇
  2022年   512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569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576篇
  2015年   740篇
  2014年   1352篇
  2013年   1243篇
  2012年   1490篇
  2011年   1559篇
  2010年   1469篇
  2009年   1409篇
  2008年   1500篇
  2007年   1452篇
  2006年   1317篇
  2005年   1448篇
  2004年   1241篇
  2003年   1109篇
  2002年   924篇
  2001年   865篇
  2000年   727篇
  1999年   574篇
  1998年   516篇
  1997年   492篇
  1996年   434篇
  1995年   401篇
  1994年   332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992.
海南省医学会心电学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04月06日在三亚市隆重成立,海南省医学会云露秘书长出席会议。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古莉出任第一届海南省医学会心电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三亚市人民医院张永庆、海南省人民医院翟任群、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曾春芳、海口市人民医院谭天副、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周军荣分别任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由张永庆副主任委员兼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klotho蛋白与心力衰竭患者肾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15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klotho蛋白,分析不同心力衰竭程度、不同血肌酐(Cr)水平与klotho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NYHA Ⅰ~Ⅱ级、Ⅲ级及Ⅳ级血清klotho蛋白吸光度分别为0.453±0.123、0.345±0.130及0.237±0.12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心力衰竭A组、心肾综合征B组及心肾综合征C组患者血清klotho蛋白吸光度分别为0.431±0.119、0.331 ±0.127及0.224±0.12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心力衰竭程度、心力衰竭肾脏损伤程度与低水平klotho蛋白有关,klotho蛋白可作为判断心衰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R)、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甲减心脏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水平分两组,即心肌酶谱正常组、心肌酶谱升高组。观察患者TR、TPO抗体水平变化,分析甲减性心脏病患者TR、TPO抗体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酶谱的相关性。结果与心肌酶谱正常者相比,心肌酶谱升高组患者血清TR、TPO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R、TPO抗体与各心肌酶呈正相关(P<0.05)。结论甲减性心脏病患者TR、TPO抗体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5.
患者男性,32岁。风湿热。Ⅱ导联R2、R3与R5、R6及R8、R10、R12、R22均为窦性激动下传心室,其余R波为结性或室性逸搏激动,梯形图示A型交替文氏传导。V1导联前两个R波及最后两个R波均为逸搏激动,中间连续的11个R波均为窦性QRS波群,窦性激动2∶1交替下传,梯形图示A型交替文氏周期。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合并A型交替性文氏传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不同动脉硬化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在849例同时行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筛选出年龄55~70岁之间的351例作为最终研究对象。按临床动脉硬化疾病的有无与程度分为三个层面:A层:无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组;B层: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组;C层:经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和已有临床心脑动脉硬化终末事件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组。从不同层面比较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与动脉硬化性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849例中,未做年龄范围限制时,共有糖尿病患者112例,对其病程与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作比较分析。结果除单纯高脂血症组之外,心-踝血管指数测定值在A、B、C三个不同层面能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呈现出"阶梯效应";而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值相对于心-踝血管指数在三个不同层面表现出的差别明显减弱,甚至糖尿病组的测定值远远高于已有明确动脉硬化终末事件组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在已有明确糖尿病病程的患者中,心-踝血管指数与糖尿病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499,P<0.001),而内膜中膜厚度与病程的相关性(r=0.195,P<0.038)明显弱于心-踝血管指数。结论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与大动脉硬化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心-踝血管指数在评价整体而非局部的动脉硬化程度上相对于内膜中膜厚度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与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更大的吻合性,而内膜中膜厚度则更多地偏重于对局部动脉壁硬化的判断。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总结三房心临床特点、合并畸形及影像学诊断特点。方法:1993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23例三房心患者,男13例,女10例,年龄0.3~38(9.6±10.0)岁。均为左型三房心,其中21例获得手术证实,完全型15例,部分型6例。心电图检查:电轴右偏18例,电轴偏左1例,电轴正常4例。胸片检查:18例肺血增多。结果:术前经超声检查确诊12例(52.2%),10例行心导管确诊4例(40%)。21例中16例(76.2%)合并其它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14例(66.7%)、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6例(28.6%)、肺动脉瓣狭窄3例(14.3%),永存左上腔3例(14.3%)。结论:三房心临床表现多样,合并畸形发生率较高,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有较高诊断价值。心导管检查对合并畸形诊断率较高,对合并畸形者强调术中探查。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高龄(年龄≥75岁)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90岁以上高龄左主干病变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在给予IABP支持下,PCI治疗可恢复灌注以纠正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病学恢复正常,住院期间存活良好。结论在IABP支持下,直接PCI治疗可以拯救高龄患者生命并改善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60例临床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连续治疗14d;观察组在给予丹红注射液的同时,口服麝香保心丸,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无条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导尿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右心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右心衰竭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纠正酸碱失衡,根据病情需要使用呼吸兴奋剂及机械通气辅助通气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导尿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转归。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右心衰竭,早期予行导尿术可缩短纠正心功能衰竭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心力衰竭复发,提高患者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