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79篇
  免费   4073篇
  国内免费   1600篇
耳鼻咽喉   728篇
儿科学   701篇
妇产科学   592篇
基础医学   2614篇
口腔科学   1006篇
临床医学   15790篇
内科学   8733篇
皮肤病学   300篇
神经病学   4071篇
特种医学   35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8214篇
综合类   33757篇
预防医学   6849篇
眼科学   1701篇
药学   14204篇
  219篇
中国医学   11271篇
肿瘤学   838篇
  2024年   627篇
  2023年   2447篇
  2022年   2041篇
  2021年   2640篇
  2020年   2628篇
  2019年   2663篇
  2018年   1244篇
  2017年   2198篇
  2016年   2366篇
  2015年   2868篇
  2014年   5243篇
  2013年   5046篇
  2012年   6681篇
  2011年   6766篇
  2010年   6292篇
  2009年   6172篇
  2008年   7162篇
  2007年   6780篇
  2006年   6715篇
  2005年   7075篇
  2004年   4594篇
  2003年   4241篇
  2002年   3719篇
  2001年   3245篇
  2000年   2452篇
  1999年   1945篇
  1998年   1645篇
  1997年   1509篇
  1996年   1360篇
  1995年   1075篇
  1994年   882篇
  1993年   569篇
  1992年   498篇
  1991年   482篇
  1990年   371篇
  1989年   393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在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或先天性缺陷基础上发生的内腔局限性的异常扩大,进而导致动脉壁的瘤状突出[1]。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引发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进行诊断颅内动脉瘤。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DSA检查不仅可以动态展示血管的充盈情况,还可以对血液循环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开展血管内的治疗性操作[2]。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10-2018-10间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80例CSR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ACD)内固定术,观察组行PPEC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的病椎椎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6个月和12个月的颈椎曲度、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2个月的颈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ECD治疗CSR,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颈椎曲度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73.
刘辉 《安徽医药》2016,37(7):838-840
目的 探索退行性下睑外翻的最佳手术矫正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5年6月东方医院集团眼科医院采用手术方法矫正退行性下睑外翻13例患者(20只眼)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组,A组3例(4只眼)采用Kuhnt-Helmbold术,B组5例(7只眼)采用Byron smith术,C组5例(9只眼)采用外侧睑板条固定术。观察比较3种手术方法的术后矫正效果、并发症以及眼睑外观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20只眼中15只眼下睑外翻完全矫正,其中A组1只眼,B组5只眼,C组9只眼。5只眼欠矫,其中A组欠矫3只眼(2只眼接受再次手术矫正),B组轻度欠矫2只眼,C组无欠矫。结论 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明显优于Kuhnt-Helmbold术和Byron smith术,具有适应证广、矫正效果可靠、并发症少、舒适度高、术后美观等特点。  相似文献   
74.
75.
7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围手术期系统管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我院内镜中心2015年1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3例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ESD术治疗和围手术期一体式系统化管理。结果 经围手术期系统化管理,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ESD治疗,平均住院时间11天,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SD手术可作为治疗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系统化管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良好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模式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ASO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与B组(42例,一般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患侧缺血情况、恢复速度、并发症。结果:护理前两组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升高,A组远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远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出现率远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O行SIA治疗时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患侧缺血情况的改善,加快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麝香保心丸(HMP)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可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心电图变化情况,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变化、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电图ST段压低频次SF-36评分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ST段压低频次及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内径(LVEDD)及E/A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麝香保心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p16/Rb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用8周龄SD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何首乌饮干预预防和治疗性实验两大部分,分为五组,每组5只,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大鼠模型,Western印迹法检测p16、非磷酸化Rb蛋白含量。结果预防各组间p16和非磷酸化Rb蛋白表达均以模型组最高,正常组最低,各预防组处于中间水平,其中以预防中剂量组(Pm)最低(P0.01)。治疗各组间p16和非磷酸化Rb蛋白表达均以自然恢复组(S-R)最高,阴性对照组最低,各治疗组中以治疗中剂量组(Tm)最低(P0.01)。结论何首乌饮延缓下颌下腺细胞衰老的作用可能与激活Rb/p16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该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采取精细化护理,可以使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