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符惠峰  唐郁文 《中国药师》2015,(8):1362-1364
摘 要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对无痛人流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应激激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126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单纯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麻醉效果、术后恢复情况以及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激素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及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麻醉效果为优的比率明显提高,术后血清应激素皮后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应激激素水平明显提高,血清紧张素Ⅰ(A Ⅰ)、血清紧张素Ⅱ(A Ⅱ)明显降低;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提高,心率(HR)明显降低,且观察组ADR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患者的静脉麻醉,能够有效降低丙泊酚的用量,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术后宫缩疼痛感,同时对应激激素波动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较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TDF)用于术后镇痛的可行性、优越性及具体实施方案。方法:60例患者分为3组,均于麻醉前贴TDF5mg.T、TM组为硬膜外麻醉下子宫手术,TM组另加椎管内吗啡1.5~2mg;TG组为全麻乳房手术,比较使用TDF前后血浆β-内啡肽、血清泌乳素和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并监测HR、RR、Sp02、BP、VAS评分以及副作用的发生。结果:T组的VAS评分在24h内偏高,24h后逐渐下降;TM组镇痛效果比T组好,有轻度呼吸抑制;TG组镇痛效果与TM组相似;T组应用TDF 24h后应激激素浓度升高显著;3组患者副作用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全麻下行乳癌根治术应用TDF 5mg术后镇痛效果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应用TDF 5mg需辅用其它镇痛药以弥补TDF起效缓慢的不足,从而获得良好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硬膜外阻滞时常用辅助用药杜非合剂及咪达唑仑对循环功能及应激反应中应激激素(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和炎性细胞因子IL-6的影响。方法: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杜非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择期行胃、胆囊手术,且于上午8时30分至10时间开始手术,术前30min均肌注地西泮10mg、阿托品0.5mg。入室平卧15min后开始麻醉。咪达唑仑组切皮前静注咪达唑仑0.08mg/kg。杜非组切皮前静注杜非合剂1U。结果:两组病例SBP及DBP在麻醉后15,30min时与麻醉前相比明显下降,两组对血压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麻醉后30min。M组肾上腺素及血糖轻度升高,D组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索及血糖均显著增高;手术结束前,两组病例应激激素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增长的幅度D组大于M组;麻醉后30min,两组病例IL-6水平均显著增高,手术结束前,两组病例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对镇静的影响,M组优于D组。结论:眯达唑仑静脉麻醉药在辅助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中优于杜非合剂。  相似文献   
44.
蔡斌 《江西医药》2021,56(10):1768-1770,1773
目的 探讨清胰汤联合生大黄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0)、中药组(n=30),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中药组患者采用清胰汤联合大黄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净化(CBP)持续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肠黏膜屏障相关因子水平、应激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中药组的CBP持续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常规组短(P<0.05).治疗7d后,中药组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皮素(ET)、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清胰汤联合生大黄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患者的应激程度及炎症水平,缩短患者病程.  相似文献   
45.
46.
叶琳 《中国保健》2008,16(2):88-89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病情的反复,影响糖尿病病人的康复[1].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ASA I~II级行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20例,以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5~2 mg/kg、维库溴铵0.12mg/kg、瑞芬太尼1~2μg/kg诱导插管,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同时丙泊酚4~8mg/(kg.h)泵入维持麻醉。分别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1min(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 min(T5)、切皮(T6)、开胸后即刻(T7)、转流前(T8)、停机后10 min(T9)、关胸后(T10)SBP、DBP、MAP、HR及BIS值,同时采集10例患者诱导前、插管后5min、开胸后即刻、转流前、转流后15 min、停机后10 min各时点动脉血3mL,观察围麻醉期应激激素(ACTH、Cor)变化。结果血压在诱导后、插管后5 min及转流前与诱导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R在诱导后与诱导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HR与诱导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各时点与诱导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与诱导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流前Cor与诱导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H及Cor在转流后15 min和停机后10 min与诱导前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血流动力学,但不能完全抑制应激激素的释放,作为快通道麻醉的用药还需加强完善。  相似文献   
48.
糖尿病(DM)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DM病情的反复。影响DM病人的康复。因此,在治疗中,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将我院内分泌科2004年6月~2005年12月的240例DM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应激激素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亚低温治疗NPE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脑出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出血NPE组,52例)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后,随机分为亚低温组(23例),常规治疗组(29例),两亚组在常规综合药物治疗基础上,亚低温组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亚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 d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血管加压素(AVP)以及血糖水平的应激性变化,并与脑出血无NPE组(一般脑出血组,58例)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比较脑出血NPE组2亚组治疗前、治疗后1月按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IHSS)以判断疗效.结果 脑出血NPE组和一般脑出血组患者发病时的CRH、ACTH、Cor、AVP、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致NPE组CRH、ACTH、Cor、AVP、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一般脑出血组(P<0.05).在脑出血NPE组中:常规治疗组29例中,死亡15例,亚低温治疗组23例中死亡7例.两组的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亚组存活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亚组患者治疗7 d后,应激激素CRH、ACTH、Cor、AV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亚低温治疗组应激激素水平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发病与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密切的关系,应激反应可能是NPE发生的基础.亚低温治疗脑出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不仅降低其死亡率而且提高其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效果可能与抑制应激和稳定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有关.  相似文献   
50.
当人体生病的时候,体内许多应激激素的水平会显著增加来对抗感染,但是这些激素同时会提高血糖水平;生病时如果出现呕吐和腹泻则会扰乱正常消化过程,降低或延缓食物的吸收,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如果恰好你在服用降糖药物,可能会导致低血糖。那么糖友在生病的时候如何合理地将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